登录 | 注册

调制酿造

白酒酒厂典型代表研究

2015/10/9 11:50:58 浏览:2563人  收藏

白酒酒厂典型代表研究

  1964年原轻工业部专列十年规划项目,对我国白酒的几个典型代表:茅台、汾酒、泸州特曲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

  (一)泸州老窖酒厂

  1964年四川省食品研究所承担了轻工业部重大项目“泸州大曲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性状、有效菌株生化活动及原有生产工艺的总结与提高”,并与中科院西南生物所和泸州曲酒厂共同协作,组织了宜宾、成都、绵竹、万县、邛崃等省内名酒厂的技术人员,对泸州大曲酒开展了科学研究,对“入窖发酵条件与生产质量的关系”、“减曲、减粮发酵”、“合理润料、蒸粮”等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入窖条件中水分、淀粉、酸度、温度、用糠量等都有明确的数据;证实了热季生产减粮、减曲的作用;润料时间应为40~50min、上甑时间不少于40min,蒸粮时间为60~ 70min。这些传统工艺的精髓至今仍为许多酒厂遵循。

  (二)酱香型大曲酒

  对“高温堆积”进行深入研究,证明若物料不予堆积,则人窖发酵时酸度上升快,出酒率低,蒸出的酒杂味重;若物料经堆积后再入窖发酵,则酒醅升温慢,出酒率高,蒸出的酒具有酱香和醇甜味,堆积时注意物料含氧量及水分;掌握收堆温度及时上堆,堆积最高品温控制在45~50℃。研究了酱香型大曲酒酿造,窖内不同层次的酒醅所产的酒风格差异甚大,各轮次的酒分酱香、醇甜、窖底香3种原型酒,并分别贮存。

  (三)山西汾酒厂

  汾酒新产原酒有大、二楂之分,红糁经蒸、晾、拌曲、入缸发酵,出醅蒸馏即为大楂;所得醅糟经冷散、拌曲,再入缸发酵,蒸馏取得为二楂酒。成品酒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大、二楂酒。生产班组要在操作工艺、管理上采取措施,控制大楂产量在270~300kg、二楂在180~200kg(以投料llOOkg计),质量才比较稳定。


上一篇:大曲微生物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白酒香型知识简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