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酒业播报

中国酒文化系列片之四《固态发酵 白酒鼻祖》(高清)

2015/2/26 18:11:55 浏览:3841人  收藏

  在蒸馏酒出现以前,中国的谷物酒都是酒精度较低的酿造酒。为了得到酒精度更高的酒,酿酒工匠采用蒸馏技术,把酒精蒸发出来,冷凝后得到酒精度更高的烧酒。然而,关于白酒的产生年代,历史上却众说纷纭。李时珍等人士认为,蒸馏技术在元朝由西方传入中国,也有学者认为,至少在隋唐时代就出现了蒸馏酒。

  杏花村美酒向外传播的时候,杏花村本地的酿酒技术依然在快速发展。1400年前,中国酿酒还处于液态发酵时期,杏花村首创的干和酿造工艺,开启了中国白酒固态发酵的先河,《酒名记》把杏花村的干和酒、竹叶酒都列为名酒,并指出“汾州甘露堂最为有名”。

  固态发酵是伴随着蒸馏技术的成熟而出现的,以往的液态发酵技术,采用压榨或澄清的技术取得酒液,而一旦采用固态发酵就必须有配套的蒸馏技术提取酒液。考古发现却证明,中国的蒸馏技术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2200年前,秦始皇时代,利用蒸馏技术炼取长生不老丹药。上海博物馆和杏花村汾酒博物馆都收藏有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用这种蒸馏器作实验,蒸出了20.4~26.6度的蒸馏酒,蒸馏技术最终在隋唐时期的黄河流域形成。杏花村开始了“使用酒曲、固态发酵、蒸馏提酒”三大酿酒技艺的综合运用,定型了中国白酒的基本工艺,也就是说在隋唐时代杏花村已经生产出中国最早的蒸馏酒。

  史料证明,蒸馏酒技术在宋代已经基本成熟,在金元时期普遍应用,杏花村定型了 “清蒸二次清、固态地缸分离发酵”的酿造工艺标准。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了元代白酒酿造的方法:“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酿酒的第一步,是以陶缸为发酵容器,说的正是杏花村汾酒的发酵方法。


上一篇:中国酒文化系列片之五《万里酒路 纵横天下》(高清)
下一篇:中国酒文化系列片之三《晋风唐韵 诗酒浪漫》(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