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寻找国产葡萄酒“遗失的增长”

2015/6/5 17:53:13 浏览:1147人  收藏

寻找国产葡萄酒“遗失的增长”

  日前,中国酒业协会发布数据:2014年,国内葡萄酒产业逐渐回暖,全年完成酿酒总产量116.10万千升,同比增长2.11%;实现销售收入420.57亿元,同比增长3.91%。而相继出炉的各大葡萄酒上市公司报表则显示:2014年张裕葡萄酒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3.91%;长城2014年所在的中国食品酒水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中葡股份2014年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2%;莫高2014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85%……我们不禁要问:行业增长,龙头企业下滑,那部分“遗失的增长”去哪儿了?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明确国产葡萄酒所处的环境。从2005年进口酒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国产酒则“失落”在进口酒的强大光环之下,国产酒发展被普遍“唱衰”,所有信息似乎都是围绕进口酒的。但事实上,除了2013年,国产酒一直保持着不低于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国产酒就这样被“遗忘”了!

  而为这一论调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则是龙头企业发布的数据,张裕从2013年开始下滑,中食品中的长城板块也创造了连跌记录,王朝则被忽视,只有威龙,似乎还在借助有机葡萄酒向上冲。国产酒受阻,国产酒败下阵来.这些论调都听厌了。

  但事实上,过去的2014年国产酒又重新回归正增长,虽然增长数字还有些小,但这是恢复元气的第一年,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让人欣慰了。那增长到底是从哪里体现的呢?也许找到这个“遗失的增长”,也就找到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方向。

  首先,行业集中度正在减弱,以中小型为代表的企业纷纷浮出水面,而他们大多是酒庄形式。原来三大品牌占据超过50%的市场,但现在,这个比例正在下降,来自于宁夏、新疆、甘肃等地的葡萄酒企业纷纷觅得一席之地。虽然他们的生存也不容易,但从产业贡献来看,他们是那部分“遗失的增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贺兰晴雪、高原源、贺兰山、类人首等,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增长,而他们的产品也多是中高端产品,为行业提供了很高的产值和营业收入。

  其次,很多企业在运作进口酒,包括领军企业,这部分销售业绩有的公司是不计入国产葡萄酒销售额的,而有的则会计入。这样在行业统计层面,数据会有些不一致。国产酒企业运作进口酒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有的通过强大的渠道力分得进口酒市场的一杯羹,这个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

  最后,与进口酒一样,国产酒的渠道压货在得以消化之后,势必会有个反弹,就是采购量的增加,但这种采购必然会很分散,不会集中在单一品牌上,可能会分布在四五个企业身上,这样就造成大品牌销量下滑,而行业性增长显现,客观上也降低了行业的集中度。

  寻找“遗失的增长”,我们的目的是看清发展方向。从上文我们不难发现:国产葡萄酒集中度下降,二三线品牌和酒庄酒面临发展机遇;国产酒企业运作进口酒是普遍化的做法,而这种做法也能抢回一部分市场;渠道链条正在打开,但经销商谨慎选择,具有高性价比的国产酒同样面临着发展机遇!


上一篇:品牌建设是酒商站稳脚跟的前提
下一篇:保健酒应归本溯源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