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白酒行业调整分化 稳者为王

2015/5/10 14:13:15 浏览:1319人  收藏

白酒行业调整分化 稳者为王

——白酒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解读

  截至4月10日,16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已有6家发布年报,3家发布了业绩快报,2家发布了业绩预报,尚未发布2014年年报、业绩快报或者业绩预告的白酒上市公司共计5家,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金种子酒和伊力特,其中,贵州茅台和古井贡酒在其他场合披露了2014年的业绩信息。所以当前披露的信息已经足够反映白酒上市公司2014年的全貌。

  如果要定义2014年白酒上市公司的总体表现和走势特点,可以用“调整分化,稳者为王”来概括。保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大核心指标的“双增长”对于当前白酒上市公司已经是一种奢望,在行业动荡之中,能够应对各种暗流和风浪,保持业绩相对稳定已经实属不易。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业绩分化的趋势也相对显著,基本延续了2013年的分化格局。

企业篇

老白干酒2014年年报解读(见表1)

  老白干酒2014年度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实际实现营业收入21.0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7%,同比2013年增长17%;但净利润只有0.59亿元,同比减少9.80%。年报分析指出,2014年老白干酒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定位,转换营销理念,创新营销策略,加强市场网络建设,精耕细作,销售渠道向纵深发展,几方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2014年白酒销量出现两位数提升。

主要会计数据 2014年 2013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12年
营业收入 2,109,156,606.01 1,802,703,972.76 17.00 1,666,270,390.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9,137,573.82 65,559,675.89 -9.80 112,241,323.04

 表1-2

行业分类 项目 2014年末(吨) 2013年末(吨) 同比增速(%)
酒类销售 销售量 30175.09 28003 7.76
生产量 39217.43 34422.63 13.93
库存量 44642.12 35599.78 25.40

  从表1-2数据可见,老白干酒的产、存、销相对良性,销售量同比增长7.76%,生产量同比增长13.93%;库存量同比增长25.40%,市场销售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都比较积极。

表1-3:老白干酒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单位:元)

分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白酒 1,828,939,469.68 634,367,085.15 65.32 5.90 -22.62 12.79
服务 206,871,222.98 177,556,026.31 16.51 0 0 0

表1-4:老白干酒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单位:元)

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华北地区 1,356,136,744.86 16.40
其他地区 738,117,110.74 15.77

  白酒是老白干酒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白酒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6.71%。相比总营业收入,白酒产品的营业收入为18.29亿元,同比增长5.90%,低于总营业收入17%的同比增幅,这主要是由于老白干酒在服务业务上创造了2.07亿元的增量。此外,白酒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去年大幅减少22.62%,大幅提升了利润水平,而老白干酒2014年提高中高档酒销售占比的经营导向也是利润空间提升的重要原因。老白干酒2014年净利润同比减少,与其业务结构调整以及服务业相对较低的利润率有关。

  分地区情况显示,2014年老白干酒省内、外营业收入增长较为均衡,其中华北地区营业收入增长16.40%,其他地区增长15.77%。同时,其他地区营业收入占据老白干酒总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老白干酒省外市场拓展相对稳健。

泸州老窖2014年年报解读(见表2)

  泸州老窖出现较大幅度业绩波动多少出乎业界预料。相比2013年营业收入104.31亿元,2014年泸州老窖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8.68%,而净利润下滑幅度更大,同比下滑了74.41%。这表明泸州老窖仍处于调整阶段,是否已到业绩底部还要参考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

表2-1(单位:元)

主要会计数据 2014年 2013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12年
营业收入 5,353,442,161.34 10,431,124,740.82 -48.68 11,556,353,850.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79,794,569.19 3,437,822,898.06 -74.41 4,390,257,185.30

表2-2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 2014年 2013年 同比增减(%)
酒类 销售量 189,280.01 218,200.17 -13.25
生产量 197,641.1 178,649.08 10.63
库存量 35,104.56 26,743.47 31.26

表2-3:泸州老窖主营业务构成情况(单位:元)

分产品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高档酒类 898,416,567.92 107,228,398.70 88.06 -68.79 -68.71 -0.03
中档酒类 585,986,569.06 284,771,171.55 51.40 -81.77 -78.40 -7.58
低档酒类 3,522,126,599.32 2,380,063,006.75 32.43 -13.10 -15.27 1.73
合计 5,006,529,736.30 2,772,062,577.00 44.63 -50.65 -37.99 -11.31

  2014年泸州老窖库存量比去年同期增加8,361.09吨,增长31.26%,这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一、2014年生产量小幅增长10.63%;二、2014年销售量同比下降13.25%;三、为了疏通渠道,泸州老窖大量回购经销商库存。

  在2014年的营业收入构成中,低档酒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高档酒营业收入8.98亿元;中档酒营业收入5.86亿元;而低档酒营业收入为35.22亿元。其中高档酒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8.79%,中档酒营业收入下降81.77%,低档酒相对稳定,营业收入只下降了13.10%。高档酒和中档酒承受的调整压力都比较大。此外,在各档酒类的营业收入出现下滑的同时,其营业成本也呈现出相同幅度的下滑,所以泸州老窖各档酒类产品的毛利率总体变化不大。

  在营业收入的区域分布上,西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最高,达21.52亿元,华北地区次之,为9.13亿元,华中地区则为7.77亿元,其他地区营业收入合计11.65亿元。但在华北、华中和西南三个重点片区中,2014年营业收入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华北地区,下滑63.81%,华中地区次之,下渭51.66%,西南地区下滑44.54%。相比营业收入增减,营业成本相对较高的区域是西南地区和其他地区,营业成本分别只下降了28.09%和15.20%。

表2-4(单位:元)

分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华北 912,591,300.51 451,851,603.94 50.49 -63.81 -64.08 0.38
华中 777,358,891.58 463,508,004.07 40.37 -51.66 -41.98 -9.96
西南 2,151,664,778.08 1,059,720,972.84 50.75 -44.54 -28.09 -11.27
其他 1,164,914,766.12 796,981,996.15 31.58 -45.47 -15.20 -24.43

  泸州老窖在年报中剖析了自身存在的几大问题:一、国窖1573“挺价”属决策失误;二、经销商专业性参差不齐,部分经销商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抗风险能力较弱;三、对于中高档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渠道价格倒挂和渠道库存大,公司应对不及时;四、品牌品种多,但形成单品规模的少,市场分布广,但形成规模核心市场的少;五、营销队伍转型问题。

  为此,泸州老窖2014年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2014年7月,国窖1573顺势大幅下调产品价格,恢复渠道活力和信心;二、全力帮扶库存量较大经销商完成渠道转型,集中解决了国窖1573的渠道遗留问题;三、建立营销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和管理公司全体系产品销售工作;四、推动经销商成立了特曲公司、窖龄酒公司等系列产品专营公司,公司品牌管理逐步由“事业部制”向“公司制”变革;五、适应消费新形势,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60版、80版特曲、大曲酒、三人炫、泸小二等产品迎合了个性化消费需求。

今世缘2014年年报解读(见表3)

  据年报显示,2014年今世缘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下降4.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亿元,同比下降5.24%。年报指出,今世缘中高档产品销售下降,导致了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小幅下降。

表3-1

行业分类 项目 2014年(千升) 2013年(千升) 同比增速(%)
酒类销售 销售量 30234 30518 -0.93
生产量 29396 32470 -9.47
库存量 5901 6739 -12.44

  从表3-1可见,今世缘2014年销售量30234千升,生产量29396千升,库存量只有5901千升,产、存、销结构相对理性和良性。同比2013年,销售量只下降了0.93%,下降幅度最低;生产量同比下降9.47%;而库存量下降12.44%,下降幅度最大。这一变化也反映出今世缘相对较高的整体运营质量。

表3-2:今世缘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单位:元)

分产品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酒类 2,382,068,160.53 699,390,899.58 70.64 -4.34 -4.35 没变化

  白酒占据今世缘业务结构绝对主体,白酒营业收入23.82亿元,其毛利率高达70.64%,可见其中高档产品销售占比较高。相比2013年,今世缘白酒业务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微降,市场相对稳定。

表3-3:今世缘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单位:元)

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江苏省内 2,256,053,833.80 -3.91
江苏省外 126,014,326.73 -11.41

  由业务区域分布可见,省内市场是今世缘营业收入的主体来源,贡献度高达22.56亿元,占比94.71%;省外市场仅贡献1.26亿元,差不多只相当于省内营业收入的二十分之一。而且,省内营业收入相对2013年同比仅下降3.91%,而省外营业收入则下降了11.41%。可见其在省内根据地市场具有相对较强的掌控力。

山西汾酒2014年年报解读(见表4)

  在业绩表现上,山西汾酒与泸州老窖具有相似性。2013年业绩相比2012年均出现相对小幅下渭,但2014年业绩下滑幅度显著加大。这说明2014年山西汾酒的调整还在持续深入,当然,数据表现具有滞后性,山西汾酒业绩是否在2014年见底,还要参考其2015年业绩表现。

表4-1:山西汾酒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元)

主要会计数据 2014年 2013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2年
营业收入 3,916,067,368.51 6,087,199,948.02 -35.67 6,478,763,909.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5,758,196.70 960,424,806.93 -62.96 1,327,314,482.43

表4-2:山西汾酒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单位:元)

分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食品制造业 3,876,909,564.34 1,249,067,584.32 67.78 -35.81 -16.14 -7.56

表4-3:山西汾酒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单位:元)

分产品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白酒 3,657,833,248.35 1,135,841,921. 68.95 -35.65 -14.84 -7.59
配制酒 219,076,315.99 113,225,662.35 48.32 -38.34 -27.32 7.83

表4-4:山西汾酒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单位:元)

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省内 2,197,374,812.70 -39.43
省外 1,679,534,754.64 -30.36

  山西汾酒2014年酒类营业收入38.77亿元,毛利率67.78%,相对较高,可见中高档酒在销售占比中占重要地位。相比2013年,汾酒酒类营业收入下降35.81%,而营业成本只下降了16.14%,这拉低了产品的毛利率水平。

  除了白酒之外,以竹叶青为代表的配制酒是汾酒的一大特色。2014年其白酒营业收入为36.58亿元,占据主导地位;配制酒营业收入2.19亿元,规模优势尚不明显。相比2013年,白酒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65%,而配制酒下降38,34%,幅度相对更大。

  从分地区来看,省内外营业收入结构逐步趋于均衡,省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21.97亿元,省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6.80亿元。从下降幅度来看,省内市场明显大于省外,省内下滑39.43%,省外下滑30.36%。这与山西省内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相关,煤炭经济发展受阻导致省内中高档白酒消费需求萎缩。

顺鑫农业2014年年报解读(见表5)

  顺鑫农业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94.81亿元,同比增长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81.85%。

表5-1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 2014年 2013年 同比增减(%)
白酒行业 销售量 千升 265,031.57 218,429 21.34
生产量 千升 266,089.2 239,317 11.19
库存量 千升 49,630 2.13

  年报指出,2014年公司白酒销售情况良好,白酒生产量266,089.2千升,同比增长11.19%,销售量265,031.57千升,同比增长21.34%,库存量50,687.63千升,同比只增长了2.13%。不仅全部呈现正增长,而且销量增幅最大,库存增幅最小,运营较为良性。

表5-2:顺鑫农业主营业务构成情况(分行业)(单位:元)

分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白酒行业 4,120,135,214.82 1,759,257,798.84 57.30 10.05 18.52 -3.05
屠宰行业 2,610,566,204.88 2,387,852,775.44 8.53 -12.27 -13.43 1.22
建筑业 974,575,453.19 838,842,290.29 13.93 -22.72 -26.49 4.42
房地产业 1,128,579,812.30 803,875,488.45 28.77 156.71 106.40 17.36

  根据分行业统计数据,2014年白酒营业收入41.20亿元,在顺鑫农业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43.46%。白酒业务毛利率57.30%,相比其他业务最高,而且白酒营业收入增长稳定,增幅为10.05%,相比之下,屠宰和建筑业务的营业收入则出现同比两位数下滑,只有房地产业营收猛增156.71%,实现11.29亿元,但其毛利率水平与白酒仍有较大差距。

沱牌舍得201 4年年报解读(见表6)

表6-1:沱牌舍得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元)

主要会计数据 2014年 2013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12年
营业收入 1,444,983,261.78 1,418,591,744.29 1.86 1,959,461,529.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389,353.11 11,774,193.80 13.72 369,857,619.98

表6-2

行业分类 项目 2014年(吨) 2013年(吨) 同比增速(%) 变动30以上原因说明
酒类销售 销售量 41,069.87 31,896.60 28.76  
  生产量 40,855.39 33,024.70 23.71  
  库存量 2,484.54 2,699.02 -7.95  

表6-3:沱牌舍得主营业务分行业(单位:元)

分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 毛利率比上上年同期增减(%)
酒类 1,257,699,663.14 612,184,113.93 51.33 2.47 36.27 -12.08
医药 151,302,901.08 77,005,586.21 49.11 1.52 -9.98 6.51
合计 1,409,002,564.22 689,189,700.14 51.09 2.36 28.87 -10.06

表6-4:沱牌舍得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单位:元)

分产品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中高档酒 806,036,471.26 310,615,559.94 61.46 -6.02 25.58 -9.7
低档酒 451,663,191.88 301,568,553.99 33.23 22.17 49.36 -12.16

表6-5:沱牌舍得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单位:元)

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四川省遂宁市 1,257,699,663.14 2.47

  2014年沱牌舍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86%,净利润基数较小,2014年同比增长13.72%。年报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中低价位产品销售有所增长所致。

  2014年沱牌舍得基本保持产销平衡,产量40,855.39吨,同比增长23.71%;销量41,069.87吨,同比增长28.76%;库存量则降低了7.95%。可见其总体运营较为良性。

  2014年沱牌舍得酒类营业收入12.58亿元,占据总营业收入的87%。酒类营业收入同比2013年增长2.47%,但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36.27%,拉低了酒类业务的毛利率水平。

  从酒类营业收入构成来看,中高档酒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低档酒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高档酒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02%,而低档酒则同比大幅增长22.17%。应该看到,尽管低档酒营收显著增长,但其2014年营业成本则同比大幅攀升了49.36%,这一方面进一步拉低了低档酒的毛利率,另一方面也说明其低档酒目前处于拓市投入阶段。

  2014年沱牌舍得主要立足于本土市场拓展,酒类销售全部集中在四川省遂宁市。

鬼酒2014年业绩快报、2015年第一季度预告分析

  4月9日,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选择同时发布了2014年年度业绩快报和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据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酒鬼酒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同比减少43.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下降165.72%。但在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中,酒鬼酒预计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0万元~20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63万元增长达820%~1127%。

  酒鬼酒在业绩层面的“极端表现”首先要归结于酒鬼酒的调整节奏。其在2014年业绩快报中表示,公司战略转型在报告期末才初步完成,所以转型成果不可能体现到2014年的业绩当中,而是“把阳光都留给了春天”。

  其二,不可否认,连续大幅下滑之后,酒鬼酒的业绩基数已经跌到了史上低点。单从净利润来看,2012年酒鬼酒实现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大增157.22%;2013年却亏损0.3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07.4%;2014年亏损额增大至0.9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65.72%。站在亏损的基点上,酒鬼酒在业绩表现上稍有风吹草动看上去便不免有点“夸张”了。

  其三,酒鬼酒根据地打造初见成效。酒鬼酒身上的全国品牌基因和高端酒基因,使其在政商务团购消费大潮中如鱼得水,2012年达到业绩高点,实现营业收入16.52亿元。但塑化剂风波和行业调整的双重冲击让酒鬼酒品牌导向的运营方式面临危机,业绩大幅萎缩的背后,是地面掌控力的薄弱。所以酒鬼酒从2013年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将主要兵力集中投向湖南本土市场,打造根据地市场并渐次向外围乃至全国市场渗透,成为鬼酒鬼的新方向。酒鬼酒业绩拐点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酒鬼酒的根据地市场建设已经逐步到位。

  其四,酒鬼酒产品战略调整成果开始传递至业绩层面。面对行业变局,酒鬼酒在产品策略上进行了对应调整,推出了一系列定位大众的新品,配合区域市场深耕,其性价比优势有效刺激了市场动销。从短期看,大众产品从整体上拉低了酒鬼酒的盈利能力,但从长期看,大众产品的成长对于酒鬼酒构建扎实的增长结构更加有力。

  其五,酒鬼酒试水互联网产品创新,并初尝胜果。2014年白酒行业发生了很多事,但其中有一个现象级的事件,那就是酒鬼酒封印这款互联网白酒产品的名噪一时。该产品在营销推广的策划上完全遵循了互联网的传播规律,采取了互联网的玩法和套路,可以说是目前为止酒业最成功的互联网创新营销案例。酒鬼酒封印借助《糖烟酒周刊》微信公众号——酒说(jiushu099),通过策划热点、传播热点成功地把自己打造为一款标志性的互联网超级单品。20天一个亿,这是一个酒业神话,也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白酒创新的巨大空间。酒鬼酒借助互联网营销创新,不仅为短期业绩复苏注入了动力,而且也为未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创新基础。

洋河股份2014年业绩快报分析(见表7)

表7:洋河股份2014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单位:元)

项目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幅度(%)
营业总收入  14,658,796,394.96 15,023,624,944.56 -2.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24,482,118.46 5,002,071,835,86 -9.55

  洋河股份是一二线白酒企业中业绩表现最为稳健的公司之一,业绩虽有下滑,但保持在相对较小的幅度上。洋河的稳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江苏根据地的丰厚土壤。江苏经济发展的底子厚,发展活力充沛,洋河在本土的深耕有足够的空间,这是支撑洋河业绩稳定的基础因素。二、洋河的转型够快。从以政商务团购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向强化地面掌控力的营销模式的应对调整和转变,足以显现洋河系统优势的强大。三、创新增长极。在酒业,创新已经成为洋河身上的标签之一,不可否认,洋河在产品、营销、战略等层面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和成果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增长基础。

青青稞酒2014年业绩快报分析(见表8)

表8:青青稞酒2014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单位:元)

项目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幅度(%)
营业总收入 1,354,912,526.52 1,437,727,158.23 -5.7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6,625,214.98 373,386,786.88 -15.20

  在行业调整期,青青稞酒表现出了相对较强的增长势头,在整体相对低迷的2013年,青青稞酒的营业收入仍同比增长20.13%。但随着行业调整持续深入,青青稞酒2014年经营业绩开始由正转负。但总体上其业绩调整幅度并不大,营业收入同比仅下降了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为15.20%。青青稞酒的优势在于两点:一是具有产品特色和差异化优势,二是地处西北一隅,具有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其在业绩快报中分析指出,公司由于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和管理支出,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大,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皇台酒业2014年业绩预告分析(见表9)

表9:皇台酒业业绩预告期间: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项目 本期 上年同期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亏损:约4000万元 亏损:2930.53万元

  皇台酒业在业绩预告中表示,由于白酒行业步入了深度调整期,公司中高档产品销量急剧下滑,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近37%以上,导致公司2014年年度净利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

水井坊2014年业绩预告分析(见表10)

项目 本期 上年同期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0亿元至-4.3亿元 -15,357万元

  相比2013年,水井坊2014年的业绩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4.0亿元至-4.3亿元。其对本期业预亏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四方面:一、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对酒业不利影响仍在持续,公司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但整体好于2013年初预期。二、公司对邛崃项目进行了战略收缩,2014年对邛崃项目计提了减值准备。三、公司最近几年将继续加大在广告宣传及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预计使用前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能性较低,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减计了相应递延所得税资产。四、为合理控制管理成本,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公司开展了组织架构及人员优化工作,形成了较大的一次性费用支出。

古井贡酒2014年业绩分析

  截至笔者发稿,古井贡酒尚未在上市公司层面公布其2014年的相关业绩信息,但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曾在《2015新年献词》中提及,古井贡酒201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25亿元,较2013年增长5.79%,利润总额8.10亿元,同比降低2.52%。

  2014年古井贡酒的经营业绩将延续2013年的稳健态势,这基本上不会有太多悬念。这是由其发展战略、增长动力和增长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近两年,古井贡酒着力在省内市场构建和扩充其省内第一品牌的战略定位和优势,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献礼版、5年和8年在50~200元价格带已经形成相对强势的占位,省内市场竞争优势日益明显,这为保持其业绩稳定,支撑其向外围拓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种战略导向也决定了古井贡酒基本走势的稳定性。2014年前三季度,古井贡白酒营业收入增幅位居白酒上市公司第一位。

贵州茅台2014年业绩分析

  截至笔者发稿,贵州茅台也未在上市公司层面公布其2014年相关业绩信息,但据相关媒体报道,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此前曾在相关场合透露,截至2015年3月5日(从年初至3月5日),茅台酒销售4000多吨,同比增长39%,销售额同比增长32.5%,销售收入达92.94亿元。虽然未正式公布相关数据,但贵州茅台2014年业绩保持相对稳定已在预料之中。从茅台高端酒调整结果来看,适度放量并未使价格体系陷于被动,这体现出茅台酒的品牌力和需求刚性,也保证了茅台酒销售大盘的稳定。而随着“四酱”以及赖茅、华茅、王茅等多元增长极的打造成型,贵州茅台的增长结构将更加厚实,而高端酒腾挪的空间也将更大。

趋势篇

  2014年白酒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基本延续了2013年阵营分化的格局演变趋势。

  一、在一二线白酒企业中,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的业绩表现相对稳健;二、牛栏山、今世缘、古井贡酒、老白干酒等具有较强区域市场基础的白酒企业基本保持了增长或微降的业绩走势;三、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一二线酒企较大幅度的经营业绩下行态势,在2014年并未得到实质性改观;四、2014年酒鬼酒、水井坊在业绩层面仍未能扭亏为盈。

  不同阵营的分化有共性原因,也有个体原因。在第一个阵营中,贵州茅台和洋河股份业绩保持稳健的原因就不一样。贵州茅台虽然一度面临较大的高端酒调整压力,但从2014年的业绩预期来看,茅台酒的适度放量和刚性需求有利支撑了其业绩稳定;而洋河股份的稳健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深厚、扎实的区域市场掌控力,二是战略层面的创新力和执行力。目前来看,洋河正试图将战略层面的创新转化为业绩层面的增量,比如试水洋河1号以及微分子酒的产品创新,相比其他酒企,洋河股份在转型创新方面更具活力。

  在第二个阵营中,古井贡酒、今世缘、牛栏山等几家白酒企业的增长具有相对显著的共性。这几家酒企的共性特征在于,它们都是立足于区域深耕,并逐步尝试向外围渗透的典型代表,严格地讲,这几家酒企正处于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化品牌蜕变的过程之中。它们的优势在于有殷实的“根据地”做后盾,进可攻,退可守。而且从战略层面看,它们也都采取了相对稳健的发展策略,即不是全面布局,而是首先从外围开始逐个区域“夯实木桩”,以这种步步为营的战略为支撑的增长也更加稳健和厚实。

  在第三个阵营中,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2014年业绩未能扭转大幅下滑态势的原因有共性,也有个性。泸州老窖面临的是系统性调整,从国窖1573到百年窖龄酒再到特曲,重新构建高端、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定位和价格体系,并有效对接和激活相应的消费需求,这是泸州老窖的调整难点,这需要时间和耐心。相对而言,以博大公司为代表的泸州老窖低档产品的经营业绩则要稳健得多;山西汾酒业绩提振不力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除了山西本土和河南之外,汾酒近年来并未真正形成更加多元的增长布局,二是山西省内支撑中高端白酒消费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重冲击,煤炭行业的萧条对于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消费活跃度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在第四个阵营中,导致不同企业业绩大幅亏损的原因则更为复杂。酒鬼酒方面,前期选择了品牌化运作的发展方向,但在酒业环境巨变的形势下,酒鬼酒在区域市场根系扎得不够深的短板开始显现。酒鬼酒在这方面已有所动作;水井坊持续低迷的业绩表现看似是市场层面的问题,实则企业“内部调理”尚不到位所致。凭借水井坊的品牌基因,如果企业内部调整到位,其市场反弹甚至重新进入高端酒一线阵营也只是时间问题。

  市场发展是动态的,格局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酒业发展是一场长跑,期待2015年的中国酒业更加精彩!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酒企更应做好整合
下一篇:高峰对话:混改、新品类、互联网将如何影响酒类行业?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