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酒业或有可能掀起一股并购热潮。
进入2015年,并购逐渐成为酒圈最热的话题之一,尤其是春季糖酒会前后,对于酒业并购的各种态度、观点、评论不断提出。有观点认为,2015年并购热潮即将到来,酒业将掀起一轮并购热潮,也有评论认为,当下并非并购的好时机。到底该如何看待2015年的并购?本刊特汇总了一些业内比较主流的声音,来看各方如何谈并购。
首先最为积极的声音普遍来自实力较大的酒企。贵州茅台酒股份销售公司总经理王崇琳就在某活动上公开表示,虽然现在没有大的并购,但未来行业内会有大的并购案发生,这将决定中国白酒的走向。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茅台集团和五粮液股份都已部署了并购措施”。相比茅台的“欲说还休”,五粮液对此表现得更为直接。由于代表着五粮液对于并购的态度和行动,五粮液对外合作部部长刘国强此次在今年春季糖酒会上关于并购的言论被业内广泛传播。他指出,“五粮液想尽快向全国布局,目前白酒许可证才8800多张,能进入我们眼帘、可以被选择的不到100家。之后并购选择肯定跟以前的不一样。之前是选了比较小的尝试,未来会尝试并购大一点的”。他还透露,“2015年五粮液的并购之路还将继续”,“不排除今年再度并购区域酒企的可能,不过再并购企业规模会超过五谷春。”
除了五粮液,另一酒业大佬苏酒集团董事局主席、洋河股份党委书记张雨柏也在今年初公开表示,在当前市场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正确的选择只有两条:第一条是主动接受别人的整合,第二条是整合别人。他更将并购看做是现在能够改变白酒行业格局的有力举措。而洋河在并购方面,也积极在“寻找关联产业并购的机会在哪里,围绕产业发展大的核心问题,去做点什么,不简单围绕财务投资做并购”。此外,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也认为,行业深度调整,已处于行业周期底部,现在正是白酒并购的好时机。
当然,在很多“积极”的声音之后,也有人提出警示。这主要是基于对中国酒业整体形势的判断上。有分析认为,中国酒业目前尚未触底,酒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考虑到资本投资回报率,这会让很多资本在酒业并购问题上更为谨慎。也有分析人士指明了白酒并购与其他行业并购的差别所在。比如,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何勇就指出,对比啤酒和白酒行业的产业开放度来看,啤酒的产业开放度比较高,是资本推动型,进入门槛比较低,而且对并购、新建没有特别的政策,白酒产业的开放度相对比较低,虽然目录开放了对名优白酒企业的控股权,但新建是不允许的,改扩建虽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也没有明目张胆扩建的说法,因此不被鼓励。此外,他还指出,白酒行业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对外来文化形成了阻止,而且对老外来说,中国文化也难理解,有一定的差异性在里面。
虽然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从目前来看,“中国酒业将掀起并购热潮”的声音却相对占据了主流。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酒业增速放缓,一些中小酒企压力更大,此时也正是一些有实力的酒企通过并购中小酒企来进行区域市场扩张、寻找新的增长点的好时机,因此,2015年将会有更多并购整合;而从资本层面来看,白酒行业以往的高增长、高现金流对于跨界的资本整合力量仍然有很强的吸引力。
当然,2015年将成为酒业并购年另一重要的判断依据还在于,包括五粮液、洋河等高层多次对外公开透露的“并购意向”,而牛栏山更是将“通过资本运营方式,整合资产优良、具有发展前景的酒业企业,扩大酒业市场覆盖面,壮大公司酒业规模”写到了其2015年的年度营销规划中去。尽管数量不多,但由于对并购表现积极甚至已经有所行动的都是茅台、五粮液、洋河等这类在行业中有足够分量和影响力的大酒企。当然,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在4月10日施行,国内名优白酒的外资控股比例限制全面放开,政策方面的松绑无疑也会成为一大推力。综上,我们基本可以预见,2015年中国酒业将有可能掀起一股并购热潮。
上一篇:汾酒“九剑”
下一篇:“春糖”映像:酒业大佬们的葡萄酒突围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