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需要改革的一系列难啃的骨头,中国企业既要坚定改革的决心与意志,也要高度重视当前行业变革的复杂、敏感与艰巨。
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今天面临的考验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能否成为创新的核心力量,不仅事关中国企业在来全球竞争中的生存与成长,也同样事关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过去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背后,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先验性改革:三十余年过去,已经深深融人世界经济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危机的阴影映射下,该如何保持过去三十余年在创新上的勇气与魄力,继续走得更好、更远?我想有三个方面需要重视。
第一,勇于改革,永不停步,为创新打造思想基础。
2014年,是贵州茅台的改革之年。根据整个白酒行业发展的新环境,我们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顶层设计的改革措施。从理清改革思路,到寻找改革路径,措施之多、力度之大,堪称空前。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国企业大多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从视野封闭、体制僵化、管理落后的时代走到市场充分竞争、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今天,经历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不断调整与改革。面对未来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这种改革上求新求变的追求,仍是中国企业应该坚持的可贵精神,不突破自我的界限,就无法找到更宽阔的空间。
信息技术及现代交通体系高度发达,给中国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思维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中国企业需要以更大的改革勇气,在体制、资本结构、人才治理等等方面,以打造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进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第二,勇于拥抱新技术、新模式与新业态,为创新寻找最好的路径。
从外观上看,今天的茅台酒仍然保持了五十年前的设计风格,但是,相似的外观下,早已有了根本性的不同——条形码、可追溯信息等等大数据手段的使用,以及“八个营销”经营策略的不断丰富,使得这个传统品牌在现代商业体系下能够走向全球每一个角落,而酿酒科技上的领先水准,也使得企业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
茅台走到今天,已经从传统的计划分配模式,经过市场充分竞争的洗礼,进入全新的电商时代。茅台的成长经历,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在创新的路程中,新技术、新模式与新业态的带入,是令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后劲的源泉。
第三,以包容的态度,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为创新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世界商业发展数千年的历史,最终成就的是那些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生存,谋求友好型发展模式的企业。这需要企业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从不同文化、不同模式的商业成长中汲取营养;同时,也需要企业保持开放的思维,不断吸引人才,以智力的更新让企业的血液不断保持活力。
今天,贵州茅台无论是主导产品的销售量、利税总额、利润、税金、人均创利税、人均上缴税金,还是股票总市值、品牌价值等等,都高居中国白酒行业榜首,各项主要指标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茅台酒“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地位。在品牌影响方面,贵州茅台已连续多年入选华通明略Brand Z全球品牌价值百强企业等权威排行。
但是,我们仍然清醒地看到自己与全球知名酒类跨国企业的差距。与跨国公司比较,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放弃学习,就意味着危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在经营模式、管理结构方面的学习能力,往往决定企业的兴衰起伏。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不仅要善于从同行身上吸取经验,也要学会从别的领域,包括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汲取商业营养。
一个企业的兴衰,往往取决于重大关头的抉择。面对需要改革的一系列难啃的骨头,中国企业既要坚定改革的决心与意志,也要高度重视当前行业变革的复杂、敏感与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