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一场震惊业界的“天价”收购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预调酒”这一迅速兴起的新品类上。以香精香料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百润股份发布重组方案称,其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下称巴克斯酒业)100%的股权,而巴克斯酒业即为品牌预调酒RIO(锐澳)的生产商。
数据显示,巴克斯酒业2012年度、2013年度及2014年1~6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80.71万元、1.86亿元和3.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99.63万元、2021.15万元和1.10亿元。而此次收购,巴克斯酒业的估值为55 63亿元,评估增值率达到3354.85%。一家2013年营收仅1.28亿元的香精香料企业如何以55.63亿元的估值收购一家预调鸡尾酒企业?而一家在三年前还尚名不见经传的窄众品类生产销售企业,又如何能够报出55亿元的天价估值?
第一,借势“预调酒”品类契机。预调酒,也被称为果汁鸡尾酒,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原本只是酒吧等夜场中的调剂性饮品,但随着《爱情公寓》、《北京青年》等偶像剧的大肆传播,预调酒在2013年突然火爆了起来,成为年轻人争相追捧的新产品,一方面,预调酒的包装炫彩夺目,无论是在夜场还是商超的陈列中都异常夺目,能够一下子就吸引到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另一方面,预调酒的酒精度很低,通常只有3~7度,适量饮用不会醉人,很受女性消费者的欢迎,且其价格也较为低廉,普通年轻族群都能消费得起。于是乎,其在80后、90后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据反映,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县级单个经销商月销量都能达到七八千件。就巴克斯酒业而言,其仅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飙升,营收涨幅为524.38%,巴克斯酒业的天价估值,正是依托了这一“几何数量级”增长的品类市场。
第二,周迅代言快速烘托氛围。自2013年下半年,由周迅代言的锐澳鸡尾酒广告开始在全国各大电视台媒体高频次播出,而广告风格则与之前周迅曾代言的雅客V9有相似之处,即在女神的邀约带领下,一众年轻人乐享“锐澳”产品一画面清新、快活,极具号召力与带动性,令人在看过广告之后,不由得产生好奇心和购买冲动。记者身边有几位年轻朋友,就曾到超市主动购买,原因很简单——看着蛮有趣的,想试试看好不好喝。既是明星的带动效应,又有产品推广创意上的特色,吸引和促使了很多消费者尝试性购买,从而产生市场效益。这种高举高打的投入方式,一来帮巴克斯酒业创造了销售收益,二来也是对资本市场的一种展示显现,从而为其天价估值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性铺货,掌控市场节奏。预调酒本身的单瓶售价并不高,所以利润额度较之其他酒水品类较为一般。为减少分销渠道的高运输成本,巴克斯酒业对锐澳系列产品的铺货采用了分区域、分阶段的方式,先从一线城市的中高档写字楼、大中院校等附近开始,再至酒吧等各类娱乐场所、大型超市等,当积蓄了部分消费势能后,再继而转向经销商环节大面积铺货。不过当前,锐澳对分销渠道的铺货力度还较低,很多商家咨询都并未得到热情的回复,也有商家反映,锐澳的销量爆红,产能短期内紧张也是其在小范围招商的原因之一。这也无意识地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饥饿效应”,刺激市场需求。
第四,高业绩预期,稳步资本市场运作。据报道披露,事实上巴克斯酒业的控股股东与百润股份的控股股东为同一人,而此次评估采用的是从未来收益角度出发的评估,预测2014至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3.83亿元、5.44亿元和7.06亿元。并签署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如未能达到上述数值,则需补齐实际数与预测数之间的差额。由此,减低业界对巴克斯酒业天价估值的质疑。
伴随着这场天价收购,让“巴克斯与锐澳”一夜之间被众人知晓,还带火了一个新的品类——预调酒。而在此时,抛开百润股份的资本运作手法,去看巴卡斯酒业是如何在被收购前进行市场运作与造势的,对诸多酒类企业而言,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篇:“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如何改写白酒业?
下一篇:联采分销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