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下午,第四届中国(贵州)酒博会展会在贵阳拉开帷幕。据了解,本届酒博会共吸引签约项目3614个,其中,投资类签约项目258个,合同约定金额2020.9亿元;贸易类签约项目共3356个,贸易总额1042.85亿元。本届酒博会以酒为媒,搭建了开放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引导了生产、促进丫流通、推动酒类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记者从酒博会组委会获悉,经初步统计,为期四天的酒博会共有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家知名酒企、6000余家采购商参加酒类展示、酒类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共计218540位参观人员进入酒博会现场,现场贸易总额达29 9亿元。
【酒博会之亮点集结】
亮点一:“世界酒业联盟”挂牌成立
9月9日上午,由全球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亚洲)、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海关协会、新西兰葡萄酒协会(大洋洲)、WM3德国/奥地利酒业发展推广协会(欧洲)等五大洲的100多家酒协会、企业集团发起成立的“世界酒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联盟的业务指导部门为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执委会,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贵州省酒业协会,并将设立“国际酒业研究院”、编制《中国酒业白皮书》、“中国酒业综合指数”等,积极促进酒产业发展研究。
亮点二:仁怀酱香酒推介会收获大
同样是9月9日上午,仁怀市委、专政府协同仁怀市近百家酒企在贵阳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了酱香酒中国行(贵阳站)推介会。面对国内白酒行业的严峻形势,仁怀市通过鼓励白酒企业在大中城市建立营销展示中心,助力企业引进和培养营销人才和策划“仁怀酱香酒中国行”营销推广系列活动,帮助仁怀酒企渡过难关。此次在贵阳的推介活动恰逢酒博会,仁怀市政府出资申请5号馆作为仁怀馆,并组织本地100多家白酒企业集中推介展示。本次推介会上,现场完成酒类贸易签约220亿元,项目投资签约40亿元,投资项目包括生态小镇建设、酒类扩能技改项目等,可谓收获颇丰。
亮点三:茅台带头走亲民路线
茅台走亲民路线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茅台酒价格亲民,引发购买现场人潮涌动。记者发现,专门为2014年第四届中国(贵州)酒博会出品的茅台酒纪念版的价格仅为999元/瓶,消费者大呼“物美价廉”,正如一位消费者所说:“质量有保证,价格还不贵,而且还有纪念意义,机会实在太难得了。”记者注意到很多消费者都是批量购买的,名酒的号召力可见一斑。其二,高调宣传自建电商平台,给消费者提供更多购买渠道。记者注意到茅台的展厅内堆满了大量其自建电商平台的宣传单页,并积极向参观人员分发。据现场的茅台工作人员透露,这是自今年9月茅台集团自建电商平台被关注后,首次在全国性展会上面对公众高调宣传电商平台。其三,茅台定制酒满足消费者个眭化需求。据茅台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消费者既可以在外观、文字、包装样式等方而尊享个眭化服务,还可以在年份、度数等酒质方面进行高级定制。”现场有不少消费者就在进行定制体验。
亮点四:众酒企“扎腰”叫卖
本次洒博会上,贵州名酒一反价格走高的常态,纷纷都将“腰部产品”摆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热力叫卖。比如茅台展厅中,部分茅台系列酒均打出了“买一赠一”的亲民政策,吸引消费者体验、购买。而且茅台集团其他子品牌,如茅台醇也被放到显眼的位置进行宣传展示,皆因其“绵柔酱香”的口感和大众可接受的价格水平具有传播亮点。五粮液展馆中则将五粮醇与52度五粮液捆绑促销,卖一瓶五粮液赠送一瓶五粮醇,以此来带动五粮醇的推广和普及。习酒不仅将价格为108元的双喜酒和价格为128元的福喜酒作为主要宣传对象进行展示和解说,还将老牌产品53度金质习酒从300多元调低到200多元,吸引消费者眼球。青酒和金沙酒业也将传播重点放在了百元左右的产品上,并通过“买一赠一”的活动赚人气。而珍酒则将珍酒1975的零售价格从400多元下调至198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腰部队伍中的一员。值得注意的是,众酒企“扎腰”叫卖也确实赢得了消费者的关注与购买,会场的参观
者人手几瓶酒就是证明。
【酒博会之精彩观点】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陈国凯:酒类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
中国是酒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酒类总产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酒类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目前,酿酒工业已经成为年产量超过7500万千升、销售收入超过8000亿元、利润额超过1000亿元的重要产业。酒类流通行业已经成为经营商家超过300万,消费额超过9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30亿美元的特殊行业。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王琦:预计白酒业2015年底至2016年调整到位
过去,不管资金来源,只要出现高档酒消费,可能就有问题。现在,非公款消费白酒,管理相对放松,市场敢消费了,政策也明晰化。政府制定了招待标准,什么级别适用什么标准,消费什么价钱酒,已明朗,老百姓也敢消费了。去年大家都还在观望,今年大家则认识到必须调整。调整后,白酒业还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预计白酒业2015年底至2016年调整到位,未来白酒业仍可能实现双位数增长。
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朱思旭:中国白酒行业的七个“新常态”
白酒行业未来的“新常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政策和法律。限制“三公消费”将成为一项在未来长期执行的政策,且“醉驾入刑”也将执行地越来越严格。第二,增长速度。白酒行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增长速度将在个位数徘徊。第三,产品结构。将从哑铃型结构转向金字塔型结构。第四,食品安全。安全是永恒的主题,食用酒精标注关乎诚信问题,将成为一种趋势和常态。第五,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品牌力强的产品则不存在过剩问题,而品牌力弱的产品则会因其消费动力不足而导致产能过剩。于是,品牌弥足珍贵。第六,同业竞争。葡萄酒和洋酒将会侵吞部分白酒市场。第七,消费文化。理性将成为未来消费文化的主流。
左右脑策略咨询机构总经理权图:酱酒迎来战略发展期
随着调整的深入,未来十年,白酒行业将以改革为主线,商务消费会继续放大,民间大众消费以品质为核心,以纯粮固态为核心的高品质白酒比重会快速上升,贵州酱酒迎来重大利好。前五年酱酒的大势崛起只是酱香市场预热的一个阶段,从长期来看,酱香未来5~10年是白酒行业唯一能快速上升的香型和品类。
从白酒香型和品类看来,未来浓香、清香和酱香将成为市场主流,其他小众香型成为补充?其中,浓香的市场份额在下降,清香在部分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华北),酱香在全国市场快速上升,酱酒的兴起是第三次白酒品质升级,是中国白酒最后的一次品类机会。而其他小众香型,由于消费基础的薄弱和产业群体的市场弱势,未来只能成为补充。酱香之后,中国白酒香型格局将全部完成。
【酒博会之行业启示】
第四届中国(贵州)酒博会已经顺利闭幕,纵观会期各项会议开展的宗旨、各个酒企采取的行动以及消费者的购酒偏好我们不难发现,酒博会折射出了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第一,品牌集中度继续提升。酒博会上,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品牌分布在一号展馆,青酒、金沙酒业、林城老洒等贵州二线酒企以及省外主流酒企均分布在二号展馆,而贵州其他酒企则分布在五号及七号展馆中。笔者走遍每个展馆后发现,人气最旺的是一号展馆和二号展馆,无论是采购商还是消费者,都受到品牌的吸引与驱动。面对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的促销活动,消费者趋之若骛,那种购买热情足以说明一线名酒的价格如果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大众消费者完全有能力对其产能进行承接。习酒、青酒、金沙酒业、林城老酒等区域酱酒企业展厅的火爆则充分体现出中低端白酒消费市场是由区域品牌主导的。各个区域市场中基本的产品结构已经形成,随着品牌集中度的提升,格局将会越来越清晰。
第二,价格更加集中。经过两年时间的观望与行动,大众消费的趋势已确定无疑,且市场已经检验出了大众消费者所习惯的价位段。此外,中低端产品是用来放量的,而在当前的营销环境和市场管控水平下,放量则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和渠道动力的不足,于是在集中的价格段上储备多个产品,有利于企业保持在这一价格段的活跃度和竞争力。因此,酒企的“扎腰”运动仍在继续,且价格越来越走向集中。
第三,酱酒的品牌化之路亟待创新。酒博会上的主角无疑是贵州的酱酒企业,但纵观贵州酒企,仅茅台一枝独秀,且茅台的基因与基础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酱酒的品牌化之路并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仍需要企业在挖掘自身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
【酒博会之明天会更好】
贵州酒博会是政府主导性极强的活动,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确实极大地保证了参展商的数量与质量,但在“长官意志”下举办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忽视展会的效率与效果。比如,坚持固守9月9日为开幕日期,与中秋节重合,导致部分省外采购商的参与积极性下降影响展会效果。又比如,在展会主题和内容规划上没有给予省外企业更多的参与机会,导致很多省外企业积极性下降,仅参展一天后就撤展离开,由此可见,省外参展企业仅是为响应政府号召而来,并未有任何务实性的受益和影响。如果能够更多地参考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意愿,更多地发挥“省内外酒企互动交流”的平台价值,那么酒博会的开展则将更具行业意义。
上一篇:进口酒发力中低端,国产酒需保持底气!
下一篇:经销商“折腾”有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