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杜康从“插红旗”到“钉钉子”

2014/10/24 17:07:39 浏览:1235人  收藏

杜康从“插红旗”到“钉钉子”

  因为一场人事变动,杜康在上个月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各位,从今日开始,我因个人原因离开杜康公司。”9月9日上午,洛阳杜康控股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国军在微信朋友圈宣布离职,结束其在杜康的生涯。就在业内猜测谁将出任杜康总经理一职时,紧跟着第二天,马金全上任的消息在国内传开。无论人事如何变动,杜康都要继续向前发展,那么在当前形势下,杜康的下一步路应该怎么走?

回看三年杜康发展路

  2009年11月24日,汝阳杜康同伊川杜康联手成立杜康控股,之后杜康下大力度优化了产品结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使业绩得到了增长。再回过头来看,杜康真正的发展是在2011年以后,笔者在这里主要阐述杜康的改革路线。

  从时代背景来看,2011年对于所有的白酒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好的发展时间点。2011年,白酒行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众白酒企业增速明显,中高档酒水表现不俗,在这种行业背景下,杜康顺势推出了形象产品——酒祖杜康,并且很多营销动作都集中到了这款产品身上,在厂家和经销商的集中推广下,该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杜康的品牌形象。除了酒祖杜康外,企业重点推广的产品还包括国花杜康、中华杜康、绵柔杜康、杜康老窖、老杜康等产品,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书青当时表示,杜康2011年的销售收入相比2010年翻了一番,这是自2009年底汝阳、伊川两家杜康酒厂合二为一后,第三年连续增长。

  在组织结构上,杜康公司也尝试了新的方法。2011年杜康走出洛阳,在郑州建立销售中心,通过郑州辐射省内其他市场。此外还建立了几大事业部,探索适用于高、中、低档不同产品的营销模式,进一步巩固扩大全国白酒市场。杜康公司甚至还尝试了国外扩张路线,2011年11月26日,杜康与韩国乐天集团在郑东新区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借助乐天集团的渠道网络销售杜康酒,具体市场涉及韩国甚至东南亚国家。

  而在2012~2013年的两年时间里,杜康公司除了地面上的动作外,主要集中到了品牌形象的推广上。通过赞助当地大型活动,同大众媒体专栏合作等形式,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此外还有一些落地的营销活动,比如对婚宴市场的关注等。可以说,杜康公司在2011年到2013年间做了很多实事,2013年行业形势发生变化后,杜康公司也及时调整方向,当时时任总经理的苗国军表示:“如果概括来说当前中国白酒市场的变革,那就是从‘名酒’向‘民酒’的转变。这种变革是白酒行业理性回归、发展壮大的必然过程。”这样的调整在市场上有直接反映,据河南本地经销商介绍,以前杜康公司主推的是酒祖杜康,现在大众酒销得好,所以企业将重心又放到了150元以下的“绵柔”系列上,针对当前火热的婚宴渠道,“绵柔”的主要政策是买一赠一,通过大力度推广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三年时间的尝试,杜康公司拥有了一套自己的发展思路。据河南一位本地经销商介绍,杜康公司在强化公司战略性品牌的同时,一直走得都是开发产品的路线,用这个经销商的话来说,杜康公司在本土市场和外埠一些市场上插了不少红旗,这种多品汇量的运作方式,也是令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位经销商表示,如果杜康想进一步发展,光插红旗是不够的,还应该钉钉子!

  这里所说的钉钉子,包括了市场和消费者两个层面,河南是杜康的大本营,所以杜康应该在家门口占据绝对的优势。不过在洛阳市场上,汾酒、洋河等品牌销量突出,杜康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但是一个区域企业,如果在根据地市场都没有站稳脚跟,就更谈不上下一步的发展。洋河、西凤、四特、白云边等企业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它们在本省市场上所占比重都达到了五成以上,并且它们都有销量较大的明星产品,比如洋河的蓝色经典,西凤的6年、15年,四特的东方韵,白云边的年份酒等。杜康在省内市场有消费基础,也有品牌影响力,理应在河南市场得到更多的销量。

下一步,杜康怎么走?

  对于杜康来说,它的竞争对手可不少。除了本土品牌外,由于河南市场开放性强,消费者接受产品的程度比较高,外省品牌在本地市场的竞争也极为激烈。在所有的豫酒企业里面,其实杜康是最有发展基因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深入人心的一句诗词,其在品牌根基上拥有着先天优势,所以提振豫酒,杜康承载着不小的重担。对于杜康来说,下一步可走的路有哪些?

  第一,建立根据地市场,郑州和洛阳是必选之地。洛阳是杜康所在地,只有将其打造成样板市场,才能树立其他市场的信心,而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具备很强的辐射力和带动消费的作用。金种子在安徽有几个实现年销过亿元的县级市场。可见其对市场的精耕之深,同样是地产强势品牌的杜康,理应在市场精耕上下足功夫。

  根据笔者的了解,杜康已经认识到河南市场的重要性,并且今年要走深耕河南的这一步棋,马金全此次回归杜康就是最好的解释,因为他曾经任职古井河南大区经理,当年为古井在河南市场的运作立下过汗马功劳,其对河南市场非常熟悉,从这方面来说,他能够带动杜康的成长。

  第二,突出新的核心性产品。杜康之前走得是多品汇量的路线,这些产品为杜康创造了不少的效益,不过也令杜康缺乏领袖型产品。虽说酒祖杜康是其形象产品,但是现在中高端酒水销售放缓,洒祖杜康的销售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其在销量上可能承担不了太多的重任,而杜康也应该根据时势做出调整,聚焦100元以下的产品。笔者的建议是,对于100元以下的价格带,企业不要过多倚靠开发品牌,而是应该树立一款厂家的自有产品,让它形成领导力,带动杜康其他产品的销售。为了打造这款形象产品,企业的营销动作也应该形成聚焦,以达到占领消费者心智的作用。

  第三,精耕销售渠道。2013年市场发生变化以后,政务消费、团购渠道均受到不小的阻力,没有牢牢掌控渠道的企业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实际上豫酒在营销方面的路线同众多徽酒企业一样,一直习惯的是高举高打策略,在终端投入不少费用,但是却没有像徽酒那样发展强劲,虽然这和各地市场的消费特点有很大关系,不过也正因为豫酒不够强势,外来酒水才会一窝蜂地进入河南市场。所以,杜康应该实现终端以及渠道方面的精耕细作,比如牢牢把控有影响力的县级市场。

  第四,有一套可以复制的操作模式。对于杜康来说,它是有做全国化的基因的,只不过受目前自身发展情况所限,它更适合走点线结合的路线。即省外市场适当布局,比如先从河南周边市场做起,或者从有杜康氛围的市场开始做,逐步再渗透到其他市场。

  此外,杜康如果要走全国化路线,那么必须要有一套可以复制的省外市场操作模式,洋河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从消费者层面来讲,杜康需要做更多的培育工作,以巩固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

  第五,适当精简产品。郎酒和古井两家企业也走过开发产品的路子,不过由于产品过多,影响了经销商的推广热情,之后两家企业调整策略,砍掉大量开发产品,留下销量好、有口碑的产品,并且大力运作形象性产品,郎酒的红花郎、古井的年份原浆系列为这两家企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对于杜康来说也应如此,适当地精简一部分产品,或许更能提高主导品牌的影响力。


上一篇:经销商在重构中国白酒商业新版图中的战略选择
下一篇:百万年薪招聘背后的汾酒变革集结号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