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行业背景和消费环境,将催生白酒行业的诸多转变,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厂商开始真正把目光放到终端顾客身上,从关注“分销”到关注“动销”。从基本道理上说,动销是一切营销手段的目的和结果,所有的营销努力都是为了最终动销的达成,所以谈论动销,必须基于一个全局的、系统的视角。
建立正确的“动销观念”
首先,动销是一个战略性的课题。良性、持续、快速的动销,是企业所有营销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营销策略是否得当、执行是否到位的最终标准,而不单纯一个微观的战术操作问题。应该说,企业的营销战略选择,比如细分市场的定位、营销路径的设计、竞争策略的选择等都会关系到最终的销售表现。因此达成良好的终端动销不单是一线销售人员的职责,也不单是战术层的问题,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顶层策略设计。
其次,动销的背后是系统要素支撑。许多厂商面对产品动销慢的问题,会不自觉地想到促销,想到广告,认为产品卖得慢,一定是促销没做足、广告投得少等等。是这样吗?牛栏山陈酿卖得好,是因为促销吗?衡水老白干有一款30元的光瓶“水晶”,市场销量很好,可在市场运作上几乎是“零促销、零广告”。产品的动销表现,一定是营销要素的综合使然,诸如产品、定价、推广、促销、渠道、终端、服务等,而不是一两个“点”上的问题。
第三,动销是一个持续培育的过程。一支产品从入市到动销,从动销到畅销,从畅销到长销,必然要经过一个持续培育提升的过程。企业培育市场的过程,也是消费者不断加强认知、固化购买习惯的过程,这个市场培育阶段根据竞争环境和投入资源的不同,少则一二年,多则三五年甚至更长,不可能奢望一蹴而就。我们看到市场上的成功产品之所以旺销,往往就源于多了一份推广上的坚持。
做好“动销诊断”
动销本身不是问题,动销只是结果,分析影响动销的具体原因和要素才有意义。在对自己的市场动销问题做“诊断”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具体分析:
产品诊断。无论营销的手法如何变化,产品都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市场存在动销不良的问题,首先应该审视的正是产品这个“原点”。对白酒来说,产品的价值体现在物理和情感两个层次上,比如,酒体风格是不是符合当地消费偏好,度数、香型有无障碍,包装是否抓人,喝这款酒能不能带来“面子”等。很多情况下,市场“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但是产品自身存在消费者障碍,推广做得再多也难以达成理想的动销。
定价诊断。价格问题直接关乎消费者的价值体验,“民酒”时代,高性价比的产品才会最终征服消费者。当然高性价比不等于低价,而是要找出顾客获取的价值体验与付出成本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关于定价,以往普遍的观念是“高定高促”,但是当消费越来越理性、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时,一味的“高定”实际上是在削弱顾客价值。结合品牌定位和竞争优势,找到有力的价格支点,是获得市场销售的另一必要前提。
通路诊断。通路方面需要评估的核心是动力和活力问题。所谓动力,是指渠道商的意愿和积极性,例如对企业的产品是否信心充足、获利是否满意、是否匹配足够资源等等;而活力,则是指品牌产品在渠道中的活跃度,例如渠道、终端的政策搅动是否得当,服务的黏性强不强等。一支产品在成为消费者品牌之前,首先要成为渠道品牌。
推广诊断。推广的本义是让品牌、产品与消费者发生关系,完成有效的心智渗透,最终达成购买。推广包括广告传播、终端活动、顾客促销、体验互动等等,是酒类厂商培育市场的最常见手段。对推广策略的评估,一是考虑手段是否精准,是否有效地到达目标顾客群;二是落地的质量,是否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三是连续性,是否有节奏感,是否持续为品牌做加法。
分析动销,就是在分析营销思维、营销打法,只有解决了系统营销的问题,动销才不是问题。
抓住“动销要领”
动销的问题,就是营销系统的问题,所以为了提升动销,必须采取系统化的努力。总的来说,提升动销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加强渠道层面的推力,解决“乐得卖”的问题,一是加强消费者层面的拉力,解决“乐得买”的问题。有买有卖,就是动销。
第一,终端推力上打造要领
要领一:找对点是前提。产品(尤其新产品)动销不佳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是因为铺市选点出了问题。因为白酒的自身特性,一支产品往往并不适合所有的终端售卖,如果不加选择地采取“地毯式”铺货,势必造成相当部分终端滞销,造成产品“卖不动”的局面。选对点,首先是要明确产品的定位,消费者是谁,他们在哪里?这样就会对终端的布局和类型选择有个总体规划。其次要结合具体终端的特性进行细分,比如,熟客多的店,老板的推荐对产品动销就很重要;流动顾客多的店,店内氛围和陈列表现会起到更大作用等等,这样在铺货之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保证进店的有效性。
要领二:把握“三个第一”。进店不是目的,把终端“做活”才是关键。保证终端成活率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把握“三个一”:氛围第一,推荐率第一,同价位销售第一。“三个一”的递进,就是终端维护和单点销量提升的关键。先是氛围营造,属于基础工作,但是做到“第一”并不容易,终端陈列和生动化营造不能浅尝辄止,必须做到位,做出位,强调把目标终端按照样本店的标准打造。然后是推荐率第一,这是软终端建设,却是体现市场真功夫的地方,终端为什么推荐?利润是前提,客情是关键,这里面没什么捷径,核心就是一线队伍的勤奋和敬业。有了前两个“第一”,店内的动销就不会有大问题,但是要做到单店同价销量第一,还需要进一步的激励措施,可以一店一策地针对不同终端进行深度捆绑,进一步提升动销量。
要领三:持续活跃是关键。产品要想动销,必须先“动”起来,而且要达到持续活跃。当前环境下,白酒的终端竞争更加趋向白热化,可谓短兵相接、寸土必争,品牌间比的不再是单个推广动作是否新颖,而是系列动作的组合和连续性。打造终端的持续活跃度,关键是节奏感的把握和推广步骤的事先谋划,在产品铺市之前,必须准备好接下来的一系列“后招”,有准备、有预案地去打仗。同时要注意竞争导向,要么紧贴竞争对手,跟身紧逼,要么走“错位”路线,选择对手忽略的环节发力,等等。
第二,顾客拉力上的打造要领
要领一:深入顾客,接地气。白酒行业已经迎来真正的消费者时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做好大众酒的基本方针。品牌推广要想真正地拉动顾客消费,就必须真正以顾客为导向,摒弃高高在上、自说自话的固有思维,深入顾客心智,谋求品牌共鸣。因此,找准顾客“痛点”、制造品牌“爆点”,就成为了有效推广的关键,比如泸州老窖“生命中的那坛酒”做得就很到位,一场主题活动,能让品牌和消费者进行深度接触,能激发潜在的消费兴奋点,销售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要领二:适应消费碎片化。白酒消费的碎片化,是政务引领的金字塔式消费触动机制瓦解后,大众消费者开始呈现多元化、个性化、族群化,一个品牌将很难通过少数意见领袖的集中渗透来带动一大片市场。那么,消费碎片化时代的营销推广怎么做?其实核心还是深入消费者,把对象细分再细分,把笼统的“消费者”化整为零,甚至开展一对一式的品牌沟通,比如河北的小刀酒曾在北京市场操作的“给自己一刀”主题推广,锁定职场年轻人、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开展赠酒互动,就是个不错的案例。碎片化时代,“圈子”将代替“领袖”,让品牌融入消费者的圈子,是唯一的应对之道。
要领三:越过终端做终端。以顾客为导向的动销推广,其起点和终点都是顾客。因此,在具体的市场动作的设计上,都要以影响顾客为最终目的,所有渠道终端,都可以看做发掘潜在顾客、进行精准推广的平台。比如,在自带率高企的酒店渠道,如何有效推广,能不能将其看作早期顾客的发现场所,把酒店的导购员变成品牌联络员?在同质化竞争的烟酒店渠道,能不能把常规的买赠、刮奖变换方式,把买酒送礼品变成扫码送礼品?能不能建立消费者俱乐部,让每一个购买过产品的顾客成为你的会员、你的粉丝,让每一个购买者变成传播者、推销者?等等。
综上,动销不是片面的,也不是机械的。分析动销,就是在分析营销思维、营销打法,只有解决了系统营销的问题,动销才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