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2014下半年,抓住下一轮播种机会

2014/9/7 9:21:23 浏览:1017人  收藏

  各企业半年报陆续出炉,从各上市酒企公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的沉闷较之2013年更甚。好在沉闷的上半年已经过去,预计下半年情况将相对改善,表现平稳。

悲观心态触底,新动力出现

  下半年的平稳首先表现在心态上。随着行业调整的继续深化,业内厂商不断下降的信心将在下半年“见底”,然后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将长时间保持常态。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行业的调整期从前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当时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已经出台,但由于这些政策执行有一个过程,很多企业和经销商的感受并不深。去年是深度调整的第一年,却只有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名酒企业感受较深,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直到今年,很多地方白酒企业对行业调整期的感受才陆续增强。今年下半年,行业形势也不会有大的逆转。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无论是酒企还是经销商的信心会下降到一个低点。

  尽管今年下半年信心直线下降,但会止跌,厂商将克服行业暂时的困难,新的增长动力。

  首先,在行业进入调整期后,最先受到影响的龙头企业在逐渐适应后开始找到整合并购的机会,其情况也将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有一些企业可能会生存不下去。龙头企业在盈利上找到的并购机会和播种机会(上一轮的播种机会是推广新产品,这一轮是并购和重组),也将是未来行业信心走出低谷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支撑行业增长的第一个动力。

  第二个动力则是当下中产阶层、大众阶层消费的企稳和升级。今年行业受到的挑战和困难很多,但实际上大众消费受到的影响不大。即便行业见底,大众消费趋势也具有不可逆性。这是自然规律,是经济学的内在规律,与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不大。比如去年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000元,今年还是5000元,但是其消费档次会上升,买的衣服会越来越好,吃的越来越好,消费档次越来越高。这是国家进入中产阶级时代以后,消费升级的不可逆性。在大众酒市场,尤其是在100元以下的婚庆市场,老百姓的消费还是会升级,老百姓对酒店的消费档次也会升级,所以,我们明显能看到餐饮,尤其是中小餐饮的复苏,其统计数据是很强劲的,今年6月其增长率就达10%。一般来说,中小餐饮的数据是酒行业数据的一个前兆,根据中小餐饮的增长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酒行业也将会有复苏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高端餐饮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复苏迹象,所以未来白酒的复苏也是结构性的复苏,中低档酒的复苏会快一些,且消费档次也在不断提升。大众白酒在中国白酒市场上所占比例较大,约有80%,如果这80%的大众白酒市场每年有5%~10%的价格升级,那么实际上对整个中国白酒的增长仍旧有比较大的推动力,很有潜力。所以,大众消费升级的不可逆性是中国白酒的第二个关键动力。

下半年,行业机会逐渐显现

  对于下半年的整体情况预测,很多人主要看中秋旺季和春节旺季。我认为中秋节包括中秋节之前都不会传来非常明显的好消息,行业仍然处在调整期,这主要是由中秋节的消费模式导致的。去年限制“三公消费”政策虽然很严,但由于各个地方执行力度不一,仍旧有很多送礼情况存在,且单位、法人机构等的白酒采购仍在,档次也不低。而随着中央的第二轮巡视开始和反腐的深入推进,“三公消费”限制政策得到更加严格的执行,送礼需求大量减少。而中秋节的主要需求实际上是送礼需求,真正的老百姓需求和消费档次都不高,所以中秋行情不会太好。而之后的春节旺季,大众消费占比较高。从去年春节来看,普通居民消费明显不错,因此,今年春节有很大潜力可挖。直到明年,行业不会有更多特别坏的消息,因为在2013年和2014年这两年内,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业绩下滑、净利下滑等困难,都对企业内外部进行了调整转型,对市场、渠道等也已经做了相应调整,产品库存量也大大减少,所以,明年行业信心将逐渐企稳,机会也开始显现。

中小型企业更多的是要抓住大众化白酒的升级机会,抓住100元左右和100元以下市场,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品牌力和市场份额,强化在大众酒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的来看主要有两个机会:第一个机会是大型企业对中小型陷入困境企业的并购重组,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格局清晰化。第二个机会是大众消费升级带来的规模扩大和利润增长,这将为有品牌的大众酒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增长动力。

内外调整抓机遇

  在这两个机会面前,厂商该做什么调整呢?酒企方而,大企业应该抓住产业调整的机会,进行异地扩张,整合更多潜在优质企业,提升行业集中度,谋求更大更强的地位。具体来说,大型企业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即内涵式调整和外延式的拓展。从内涵式调整来说,企业内部要做好两点:第一,做好自身业务,稳住高端酒,才能稳住业绩。比如国窖1573就没能成功稳住其高端产品销售,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第二,推出大众酒。比如剑南春上半年之所以可以逆势增长,主要是因为其成功推广了大众酒。这是内部增长的两个着力点。从外延式拓展来说,企业要抓住并购重组的机会,并明确什么类型的企业、什么区域的企业可以并购等。

  中小型企业更多的是要抓住大众化白酒的升级机会,抓住100元左右和100元以下市场,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品牌力和市场份额,强化在大众酒市场中的竞争力。比如衡水老白干,过去主要价位是150元左右的产品,是公司的主导力量,但随着行业和市场的变化,现在压力越来越大,区域消费档次也没这么高了,而100元以下的市场没有太多的着力点,没有花很多的力气去做,品牌的影响力不大。因此,现在必须在50~100元价格带上打造竞争力,衡水老白干因此推出的大小青花,就是典型的做法。同时,还要进行自我调整,进行大众酒的转化,比如酒鬼酒,以前做全国市场,现在收缩战略,主要做湖南市场。同时,过去在湖南市场,高端酒内参卖得好,但现在不行了,就开始考虑怎么在中低端酒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于地方龙头企业而言,必须重新找到一个发力点。就目前看地方龙头企业两面受压,一方面受限制“三公消费”影响,中高端白酒卖不动,另一方面受到来自地方小酒厂的竞争压力:因此,地方龙头企业必须做出强有力的调整。首先要巩固自己在中高端的优势地位,比如古井贡酒就对其主打产品年份原浆献礼版和五年的市场巩固得好,业绩下渭并不严重。但仅此不够,销量毕竞下滑了,业绩增长压力大,所以要在100元以下市场上建立优势。另外,规模较小的区域酒企就要收缩区域,降低成本,战线不要拉得太长。在收缩战线和区域市场的同时,要把精力集中在优势区域,做好优势市场。

 在经销商方面,主要做好两点。第一,进行品牌结构调整,适当增加大众酒。在高端白酒方面,要优选品牌,使得品牌组合更精细。过去什么高端酒都能卖,但是现在能卖牌子的很少,如果卖很多没有前途的高端品牌,不仅占用资金,经营风险也比较大。所以在高端品牌经营中要减少品牌,优选品牌,集中资源做主力品牌。在大众酒方面,首先要解决代理品牌的结构调整。要挑选地方龙头以及全国性知名品牌的系列酒,通过地方龙头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能够盘活渠道和网络,通过名酒的系列酒提升利润,搭配经营。

  第二,进行模式创新。现在很多团购商已经退出市场,而传统经销商的市场费用却越来越高,整个市场份额也在变小,所以经销商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销量,创新商业模式,利润就会越来越低。创新商业模式有很多种,比如连锁商、区域平台商、综合渠道运营商等,经销商也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来进行模式创新。


上一篇:2014下半年中国酒业:继续转型与逆势增长
下一篇:以价换量,关注下半年白酒格局变化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