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多省、品牌白酒问题频发,315到来,这些问题再度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1月,四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22类共计2464批次食品抽查中,合格2387批次,不合格77批次。其中,饮料和白酒是重灾区。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53批次监督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食品有6批次,其中酒类3批次。
2月,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抽检公告,115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酒类不合格63批次;吉林省食药监局在通报了11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7批次不合格酒水被检出酒精度未达到标准或酒精度超标;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抽检信息,其中三期有2批次酒水不合格;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的15类食品1161批次样品中,不合格43批次,其中不合格酒类40批次。
事实上,出问题的省份,不止上面这些。对此,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表示,酒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覆盖面广,消费比例大。尤其是白酒,市场份额要占到一半以上。为了保障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国家食监部门长期对酒类产品的监管力度比较大,媒体也是高度关注。但是,中国白酒生产企业约1.8万家,无证企业大约1万家,部分中小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因此,酒类监管难度非常大,造成其处于“重灾区”位置。
亮剑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牛恩坤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的溯源制还没有彻底建立起来。消费者买到的酒,用什么原料不清楚,给不法酒企可乘之机。他还举了国外的例子:法国的酒类产品,用了什么原料,酿了多少酒,甚至连原料生产过程中遭遇到什么天气都一清二楚,可以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洋河、牛栏山等知名品牌被媒体曝光
在今年被有关部门查处或媒体曝光的企业当中,既有蜀丰、尖粬、碧潭、桑果、金茨泉、兰花瓷、今咪郎、柳叶湖、孔明、鄂南、桂花、乾八碗、树莓、天府娇子、健力、花雕、杏乡世家等不知名品牌,也有洋河、牛栏山等知名品牌。
其中,标称为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洋河大曲(生产日期2013-06-20,规格500mL/瓶,42%vol)被抽检出总酯、乙酸乙酯项目不合格,一时将洋河酒厂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悉,我国现在浓香型白酒执行的是《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其中对总酸总酯明确规定标准。抽检的洋河总酯只有1.86g/L,国家优级标准是大于等于2g/L,抽检洋河乙酸乙酯是1.05g/L,国家标准是在1.20-2.80g/L。对照此标准,洋河大曲确属不合格产品。
1月15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公布的抽检信息显示,有5批次白酒检验出不合格,其中4批次都是在餐饮渠道所查出的假牛栏山,分别为老北京二锅头白酒、百年牛栏山白酒、牛栏山陈酿白酒。记者了解到,仅去年一年,便有辽宁葫芦岛、河北邯郸、山西忻州、海南五指山、山东烟台、内蒙古呼和浩特多地食药监局发现并披露假牛栏山。另外,有多位读者向媒体反映,牛栏山价格体系混乱。比如牛栏山二锅头42%vol陈酿500ml在北京京客隆超市售价10.9元,而在郑州却销售15元,甚至17元。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牛栏山假酒泛滥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主要由于牛栏山酒厂单品销售过热,同时对于渠道管控和产品防伪的力度没有及时跟进。
“我认为,洋河大曲的问题,是个例外。我国酒类绝大部分的大品牌遵纪守法,质量意识强,过程管理规范,检测手段先进,产品质量稳定。而牛栏山的问题,跟自身的关系不大。产品畅销后,很难做到不被仿冒。”熊玉亮分析说,“但是,这也警示我国酒企,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过程管控,保证产品质量!”
在牛恩坤看来,作为酒类市场名列前茅的洋河,不应该出现本次问题。不过,他也为中国酒企叫屈:我国酒类产品的标准太多,也是造成酒企“出问题”的原因之一。“中国酒类标准太宽泛,不利于统一。我国有13种香型酒,其中很多香型又分为几类,标准执行起来很麻烦。”
酒类问题五花八门
其实,今年爆发的酒类产品问题中,远远不止总酸总酯不达标、假酒泛滥、价格体系混乱等。
抽查样品中,成都大明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老白干,氰化物标准为≤8.0mg/L,实际检测为14mg/L;吉林省吉鹤村白酒被检出酒精度未达到标准,松原市福杨酒被检出酒精度超标;吉林市花雕酒还被发现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未达到标准;四川小角楼酒固形物超标;重庆观音岩土灶白酒经营部生产的白酒检出食品添加剂安赛蜜;合川区肖世福白酒厂生产的纯高粱白酒检出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另外,一些产品联系方式未标注、无警示语、无产品类型、无含糖量、无生产厂址……
在熊玉亮看来,我国酒类问题虽然比较多,但不是新问题,而且都集中在中小企业。这说明一部分中小企业质量意识薄弱,对产品质量、消费者健康不重视。或者说嘴上重视、实际忽视,质量管控手段欠缺,检测能力不足,习惯于违规使用添加剂,不按标准生产。“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酒企,建议国家要采取严厉措施应对,甚至关闭取缔都可以。”
“酒类法规、制度,还不够严格、细化、规范。这样的后果是,一些遵纪守法的企业吃亏,部分不法企业反而获大利。”牛恩坤感慨道。他呼吁广大消费者,低标酒对身体危害很大,最好消费名优酒,同时要主动学习鉴别酒类产品的方法。
豫酒稳步发展
在今年曝光的酒企当中,鲜有来自河南的品牌。这是否意味着豫酒走在健康发展的路上?
对此,熊玉亮告诉记者,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都对酒类产品严格监管,力争做到不留死角。特别是逢年过节,抽检可谓苛刻。同时,河南酒企质量意识有了很大提升,对质量管控越来越重视,从原料进厂,到酿造,再到储存、运输,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升,确保过硬的产品质量。
熊玉亮还透露,在国内影响很大、由河南省酒业协会主办的郑州糖酒会,严格要求企业提供相关合法证件,比如参展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原章)、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原章)、产品检验报告复印件(加盖原章),确保消费者看到、买到合格的产品,规避假冒伪劣产品对糖酒会的影响。
对于“负面消息较少”的豫酒,牛恩坤持不同的观点:“这个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一个行业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很少有人愿意造豫酒的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豫酒的市场号召力还不够强大。当然,必须承认,豫酒品质、影响力比前些年提高了。”
牛恩坤建议河南酒企,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控,压缩中间环节,提高产品性价比。同时,加强与消费者互动,引导消费,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买到真正物美价廉的产品。
我国酒类问题诸多,最终危害的都是消费者的权益,甚至会危及健康,因此,无论是不是315,白酒问题要关注。
上一篇:聚焦315,白酒行业电商的三宗罪
下一篇:药酒如何贮存?药酒贮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