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电商虽是酒类销售新的风口,为商家提供了无限商机,但关于酒类电商的争议声从来没有停止过,平台销售数据造假、山寨酒横行......这些无不考验着消费者的忍耐度!
平台销售数据造假
去年声势浩大的“双十一”活动过后,各家电商都在为自己的销售新高而激动不已。据酒类电商老大酒仙网公布数据显示,其在双十一当日销售额达到2.2亿元,而另一家酒类电商巨头购酒网也宣称,其双十一当日销售额破亿元大关,位列天猫酒类专营店月销量前茅。乍眼一看,亮丽的销售数据确实振奋人心,给寒冷的酒水市场环境带来一把热火,但是据内部人士透露,这些仅是电商宣传一贯常用的小把戏。
据人民网食品频道报道,在谈到酒仙网2013年具体营收数据时,酒仙网公关总经理李振海表示并不清楚。但之前酒仙网方面曾对采访媒体表示,来自合作网站的销售收入已经占到酒仙网销售额的40%。有媒体根据酒仙网与当当、一号店等的合作情况以及以上合作方披露的数据进行梳理,进而认为“这个比例的真实性存疑,而如果该比例是真的,那么酒仙网2012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这个数字的真实性又存疑”。
酒品良莠不齐
除了销售数据造假,电商平台所售商品良莠不齐甚至假货泛滥也早已成为媒体和消费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买卖双方互不见面,有一些不法经营的酒商觉得有机可趁,便钻了空子,以较低的成本进入电商系统平台,堂而皇之地售卖各种山寨酒。
京东“赖茅假酒”已经遭央视曝光,记者在京东搜索“赖茅”品牌,出现500多件酒类产品,这些所谓的“赖茅”都是打着茅台镇的旗号,由各种不知名的小酒厂生产,甚至是由各类不法商贩生产的,他们是否有生产资质是否有营业执照?产品的品质及安全如何保证?我们都不得而知。于是,最终的风险自然是购买这些产品的普通消费者来承担,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价格随意虚标
电商价格虚标欺诈消费者也是屡见不鲜的事。电商宣传页面上一般会打出惊爆眼球的特价,吸引用户点击,但当消费者要购买时,却发现该商品无货。
洋河海之蓝市场零售价约在168元左右,据厂家透露,这款酒的出厂价在120上下。酒仙网曾经搞过一期疯狂抢购,海之蓝只要99元,这一价格无疑很有诱惑力。但当进入下单购买环节,系统却显示所在地区无货,尝试换几个省区,结果都一样,全部是无货!
这种情况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专业B2C电商平台也很常见,“9元购小国窖”曾出现在京东首页促销焦点图上,一瓶50ml装的国窖1573只卖9元,合下来500ml的只要90元左右,确实相当惊爆眼球。但网友发现,自这款“惊爆价”产品上线宣传开始,该商品就一直处于无货状态,京东商城客户回复是可能已被抢购完,但消费者根本就没有下单的机会,何来抢购完之说?
业内人士揭露称,电商这么操作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利用名酒打出极低价格这种手法吸引用户,提升网站流量,同时带动其它产品的销量。
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以上的问题再次得到重视,除了法律需要尽快规范电商市场之外,电商商家是否想过如此贪婪地榨取用户们的口袋时,消费者的权益与需求又被放在哪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