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学术论文

百威英博“啤酒王国”怎样炼成

2015/2/6 16:04:44 浏览:2134人  收藏

  将麦芽、啤酒花、大米、水、酵母混杂成一门营收高达432亿美元的超级生意,百威英博的秘诀从巡视全球每个卖场、捡拾垃圾、整理货架——那些多数高管不屑的杂活开始。

  百威英博的历史就堪称一部全球啤酒的并购史,它兼并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歇。

  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拥有超过200个品牌、总收入超过432亿美元的啤酒寡头,较之于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SABMiller,规模大出近一倍,占全球啤酒的产量也达到空前的五分之一。而在全球十大啤酒品牌排行榜中,百威英博旗下品牌占据了六席。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盈利能力。薄睿拓将这家公司打造成为利润机器,几乎没人能撼动——利润率约40%,几乎是其他竞争对手的数倍,而其当下市值则超过1800亿美元。

合并

渗透市场的唯快不破

  “以前啤酒确实是本土化特色比较突出的产品,因为过去交通和媒体传播都存在局限性,而现在便利的交通、广阔的传播平台令全球性啤酒品牌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百威英博一直并购活跃。仅2011年,百威英博就在中国市场连续出手十余次,用于收购和新建工厂,新增产能超过600万吨,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过去我们的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我们在中部和西部建造酒厂,产品也能够迅速渗透到这些地区。”百威英博亚太区总裁邓明潇对记者说。

  安海斯-布希与英博的合并对于中国市场即是一剂良药。“在前英博时期,我们关注的整个市场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薄睿拓对记者说,“合并不仅带来了百威与哈尔滨两大品牌,还将集团的产品布局扩展到全国范围,特别是东北区域。”

规模

不同的阶层喝不同的酒

  百威英博在中国就确定了以百威、哈尔滨为核心品牌的“1+1+N”的品牌策略,即一个全球性的高端品牌百威啤酒和一个全国性的中高档品牌哈尔滨啤酒,再加上各类当地品牌填充中低端市场。

  百威英博分层级销售的路径早已驾轻就熟。以福建为例,百威英博同时拥有百威、哈尔滨、雪津三大品牌,但其分销侧重点却各有不同。百威侧重于夜店渠道以及KTV、酒吧等高端场所,哈尔滨则针对年轻人,常常出现在平价中餐渠道,而雪津作为高渗透率的当地传统品牌,则侧重于一般消费市场。

  规模可以形成保护墙,成为主要竞争者的筹码。如同在赌桌上,即使运气不好,筹码多的啤酒商也能赢。

市场

每一寸土地都被“走”过

  中国市场极为复杂,没有什么方法比真正走到市场上,看看那些摆在中餐厅、烧烤摊以及酒吧街上的啤酒瓶更管用的了。“我的职业生涯一直都信奉所有想法都应该经过市场的检验。”薄睿拓说。

  薄睿拓一直信奉着最原始而笨拙的观察市场的方式——“走市场”。

  薄睿拓每到一座城市出差都将“走市场”作为必备行程。通常的流程是这样的,他将车开到一条人流量较大的街道,然后把街上的餐厅、超市甚至是杂货店都走一遍,这样每次大约会“走”三四十家店,耗时三小时左右。他曾多次以这样的方式考察北京市场。

  最近的一次,他下飞机之后直接去了蓝色港湾。在经过一个酒吧时,薄睿拓看到时代啤酒的桶啤,并向店员要了一杯啤酒,却被告知断货。“店员解释说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原因,断货并没有能补上,这个我们应该改进。如果你没有多问一句,你可能就发现不了问题。”薄睿拓说。

  鲜有高管乐于干这类杂活儿。但类似的习惯薄睿拓却保持了几十年。无论在哪里,行进过程中,薄睿拓都会问很多细致的问题,例如啤酒多少钱一瓶,一天卖多少箱,消费者喜欢点什么品牌的啤酒,哪个SKU更受欢迎等等。零售店老板会觉得他非常奇怪,总会把他当作做审计的。

融合

啤酒也谈“酒桌文化”

  百威英博敏锐地洞察到中国南方与北方在啤酒消费习惯上的区别。比如在东北,人们在吃饭时常常搭配啤酒,广东人则习惯在夜场喝啤酒。因此在广东,百威很少通过餐饮渠道销售,KTV和夜店却是重要的销售场所,习惯在那里喝酒玩筛盅,中国人又有很深的干杯情结,因此获得灵感要求推出“干杯”迷你装。

  2013年,为了进一步的迎合本土市场,哈尔滨清凉啤酒上市了。这款啤酒加入菊花、金银花,在口味上能够解辣去腻,可以搭配火锅等辛辣食物。它出自百威英博的武汉研发团队。后者预判了川菜的流行趋势,并率先在湖南进行口味测试,进而推广到全国。“很多中国人喜欢吃辛辣的东西,可是又担心上火,希望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于是就产生了清凉啤酒的需求。”百威英博亚太区创新及技术发展总监匡力超对记者说。作为一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研发人员共尝试20种不同的酒液和七八种包装,经过三四轮消费者和内部反馈之后才确定了最终的版本。这款产品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

供应

武汉被誉为百威英博的第二故乡

  在地缘上,武汉与百威发源地圣路易斯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同样位于中部,武汉的水运、铁路、公路运输都极其便利,在汉江有一个名为百威的码头,啤酒正是从这里顺着长江,被运往安徽、江苏、上海等地。

  中国啤酒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65%,原料价格波动严重制约着啤酒企业的盈利水平。百威英博还将触角伸向上游的大麦种植环节。为此,百威英博在甘肃发起“大麦项目”,不仅与当地农科所一起培育适应高海拔、抗干旱大麦品种,还引进了一些智能种植方式。

  在过去二十年间,啤酒巨头纷纷在中国发起圈地运动,经历数轮收购整合高峰之后,可供收购的地方品牌几乎已被瓜分殆尽。

  大众口味得到满足后,开始寻求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啤酒。经历价格战、渠道战、收购战之后的啤酒品牌,市场开始迎来消费升级。通常高端啤酒的利润约为普通啤酒的五至十倍。但通常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涨价仍是难以接受的。根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数据,中国占亚洲啤酒销量的71%,却仅占利润的17%。啤酒的价格如此之低,以至于85%至90%的产品采用可回收的瓶子。

  百威英博还不断推出其他创新产品线,诸如百威黑冠、贝克蓝宝石、百威轻啤劲柠等产品。它还关注到以往被忽视的女性市场。带有“Rita”字样的果味啤酒就是其中一例。


上一篇:教你如何辨真伪黑啤
下一篇:秋林果酒工艺酿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