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造药酒?说到制造药酒,其工序也是比较简单易操作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制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如砂锅、瓦坛、瓷瓮、玻璃器皿等。不过,一些药酒的制作有其特殊的要求,就需要另当别论了。
药酒有冷浸法、热浸法、煎膏兑酒法、淬酒法、酿酒法等多种制作方法。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冷浸法、热浸法、酿制法和酿酒法。其中,家庭配制则以冷浸法最为简便。
1.冷浸法。将药物适当切制或粉碎,放置瓦坛或其他适宜的容器中,按照处方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密封浸泡(经常搅拌或振荡)。要根据药材吸水量的大小,按1:5至1:10的比例配制,然后密封浸泡。每天或隔天振荡1次,14天至20天后用纱布过滤。为了矫正口味,可加入适量的冰糖或白糖。药渣可再加酒浸泡1次~2次。一般宜在饭前温服,每次按量饮用。如不善饮酒,可从少量开始,逐渐增量,亦可兑水后服用。
2.热浸法。将药物切碎(或捣为粗末),置于适宜的容器内,按配方规定加入适量的白酒,封闭容器,隔水加热至沸时取出,继续浸泡至规定的时间,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出余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即得。或在适宜容器内注入适量的白酒,将粉碎适度的药物用纱布袋装好,置于酒中.封闭容器,然后保持一定温度浸渍,取液同上法。
3.酿制法。酿制法比较简单,只要将药物直接加入米谷、高粱、酒曲中蒸煮发酵成酒就可以。
4.酿酒法。酿酒法是先将中药材加水煎熬,过滤去渣后,浓缩成药片,有些药物也可直接压榨取汁,再将糯米煮成饭,然后将药汁、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加盖密封,置保温处10天左右,应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且保持一定的温度,发酵后滤渣即成。
制作现代药酒时,一般多选用50度~60度的白酒。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饮用。
另外,还有窑制磁化工艺这种药酒制作方法。窑制磁化工艺是将中国传统的窑制酿酒工艺与现代高科技磁化技术、纳米微波技术相结合,依据“三位一体”的融合性原则对配伍各成分进行有机整合,在维持各成分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促其相互作用,将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完整保留地保留下来并将功效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