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是一种以为委托寄售形式将货物公开竞价,由多人参与出价抢购,直至无人出价后,以当前最高出价为成交价的一种销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将出售物品的价值最大化。
拍卖产生于奴隶社会,其存在和发展直至目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商业活动中的一直非常重视和推荐的方式,在欧美各国特别盛行。追溯拍卖的历史,其真正形成大约是在18世纪的欧洲。1744年,世界最古老的拍卖行——苏富比(又名索斯比)在英国伦敦成立。1766年,另一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立足伦敦,引领着拍卖行业的兴起。1997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颁布,开启了中国现代拍卖业的元年。历时至今,虽仅有17年,但亦如我国经济发展一样,瞩目腾飞。
在拍卖的历史上,最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古希腊瞩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古巴比伦婚姻市场的描述:“每年在每个村落里,都会有一次婚姻拍卖,所有达到结婚年龄的女孩都被集合到一处,男子则在她们的外面站成一个圆圈。然后一个拍卖人把这些女孩儿一个个叫出来,再把她们卖出。一般是从最美丽的那个女孩子开始,当他把这个女子卖了一个好价钱之后,便继续拍卖第二美丽的女子。所有这些女孩子都卖出后都将成为正式的妻子,巴比伦人中有钱而想结婚的,便互相竞争以求得到最美丽的姑娘。但是一般的平民想求偶的,他们不大在乎美丽,便娶那些长得不怎么漂亮可是带着钱的姑娘。因为习惯上是当拍卖人把所有最美丽的姑娘卖完之后,他便把最丑的姑娘也可能许会有跛腿的姑娘叫出来,把她向男子们介绍,问他们之中谁肯为了最少金额的嫁妆而娶她。这时,那个甘愿取得最小金额嫁妆的男人便娶了这个姑娘,出售美丽的姑娘的钱用来偿付丑姑娘的这笔嫁妆。”拍卖介入婚姻是古巴比伦自始至终盛行买卖婚姻的必然结果,而老酒拍卖也是老酒升值潜力巨大,价值不可定量使然。
老酒收藏其突出的就是“老”字,这在概念上就会和年份挂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粮食供给制度改革开放,人们滥用农药化肥,大气土壤污染,这间接影响了酿酒所需的重要原料——粮食和水的质量。在环境的不断恶化中,传统配方需要的原料甚至已经绝迹,想还原老的工艺口感基本无望。加上白酒产业的工艺现代化产量化,造成了传统文化配方和纯正酒质的不可复制,老酒成了真正的稀缺品。
随着老酒交易市场的价值体现,拍卖成为了其销售的核心方式,在造就了大量的天价老酒同时,也整体促进了老酒收藏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箭步提升。在互联网拍卖逐渐盛行之时,2010年5月,背景歌德拍卖公司率先开设中国名酒拍卖专场,老酒正式进入拍卖市场。拍卖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是价值体现,老酒的价值就在于其历史文化,不可复制的物质两个方面。依托历史,我们就会联想到文物、古董等物件,它们的价值都是有目共睹的。一些著名的古董字画拍出无可比拟的天价也是频频出现。2010年,在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黄庭坚的《砥柱铭》创下4.368亿天价,成为全球拍卖史上最昂贵的中国艺术品。2011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元。同年,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拍出4.025亿元,紧随其后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拍出3.08亿元等等。由此可见,拍卖是可以将物品价值最大化的方式。自从老酒拍卖在各大拍卖公司纷纷设立专场之后,也屡屡创下新高。2011年4月10日,贵州省拍卖公司举办的“首届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上,一瓶“精装汉帝茅台酒”以890万元成交,刷新了茅台酒拍卖成交的价格记录。2011年11月13日武汉慈善拍卖会上,4件黄鹤楼酒总计拍出460万元天价。我们考虑一下,如果不是拍卖,这些酒可能卖出这样的价格吗?答案我们就不深究了。
拍卖就是将物品的价值完美体现,博取利益的最大化。没有拍卖这样的销售方式,就像没有舞台的演员站在马路边,少了灯光、少了音响、少了氛围、少了阵势,能看到听到的,可能就只剩攒动的人群和汽车喇叭声了吧。
上一篇:酒中圣者之竹林七贤
下一篇:老酒收藏投资成吸金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