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藏酒认知

酒之别名

2014/8/24 16:42:58 浏览:2803人  收藏

  酒产生之日就以其独特的风味普遍受到大众的喜爱。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制,对酒不同的生理感受,使人们对酒有着千差万别的情感,使人们在饮酒的时候,总要给自己所喜欢饮用的酒,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酿造方法、饮酒时的情境、心境等等,起个饶有风味的雅号或清新明丽的别名。在酒的历史上,酒始终与名人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他们与酒之间发生的很多有趣的故事,也总会被人传颂而形成典故,有些甚至慢慢地变成了酒的代指,这些名字,无一不与文化结合,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酒的别名,就像人们喜爱的孩子的昵称,谁也无法完全统计出酒到底有多少别名,到底有多少关于酒的故事。酒的别名主要来自民间百姓和文人雅客,所以从字义啥办法基本分为两类:谐趣和清雅。

谐趣别名

  众所周知,酒最著名的别称为“杜康”。杜康是夏朝人,传说他是酿酒的始祖。三国时,曹操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歌行》,诗中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名句,“杜康”借助曹操诗句而流传千古。有嗜酒如命的文人,就喜欢吟咏这两句诗歌为贪杯自嘲。

费以耕麻姑献酒图

  “圣人”、“贤人”这两个词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却也被好酒的人当做酒的别名。汉代末年,曹操主政,禁酒甚严。当时的人忌讳说酒字,就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把喝醉酒称之为“中圣人”或“巾圣”。从此,圣人、贤人、中圣人也就成了酒的戏称。李白就曾有“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之句。秦朝末年刘邦造反,招揽贤士却讨厌儒生。高阳郦食其前去求见,他对门卫说:“走!复人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以高阳酒徒近似无赖,才得以见到刘邦,并赢得信任,成就一番事业。“高阳酒徒”也就成为酒徒狂放不羁的代名词。

  孔融有句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窄”。这也成为豪爽侠义之士自得的追求。杯中有酒,朋友常在,推杯换盏,其乐无穷。而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就有些消极的意味了。

  从事和督邮都是汉代的官称,从事的位置相对更重要些,这从酒的称谓上就可以看出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有文记载:“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诙谐旷达的大诗人苏轼在《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中,写有“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的诗句。

  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里记载:道士叶法善,与友相聚,大家思酒。有一少年书生傲睨而入,自称曲秀才,高谈阔论,法善以为是妖魅,便偷偷用剑去击他,那秀才应剑倒在台阶下,化为瓶,美酒盈瓶。从此“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增加了美酒的神秘。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清代北轩主人写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也有称呼曲道士、曲居士的,应该也是曲秀才的衍生。宋代陆游《初夏幽居》诗中有“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黄庭坚在《杂诗》中吟道:“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般若是佛家词语,意为“智慧”,指佛家的洞视彻听、一切明了的最高智慧。世人好酒,六根清净的和尚在美酒面前也无法清修。钻篱菜、般若汤就是僧人对小鸡和酒的隐语。佛家讲究清净不杀生,禁止僧人饮酒吃肉,但总有僧人难敌美味诱惑,因为避讳,才有钻篱菜、般若汤这样的称谓。窦革的《酒谱》中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已故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就曾对甘肃皇台酒题词“香醇般若汤”。

朱一峰太白醉酒图

巧色李白醉酒

  看到猫尿、马尿、黄汤这样的名称,很多人也许会会心一笑。这些是现代生活中酒的一种代名词。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妻子反对嗜酒的丈夫,嗔骂丈夫的时候对酒的指称为多。这个马尿和黄汤存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频率很高,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酒的别名。谐趣的别名还有很多,如一元糠麸、迷魂汤、蒙汗药、茅柴、壶中物、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等。

清  犀角八仙醉酒图杯

清雅别名

  元朝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波滟滟”。真是酒在杯中,酒波泛金,朋友欢聚,其乐融融。富有诗意的“金波”就此成了酒的别名。

  《诗经-大·雅江汉》记载:“秬鬯一卣。”“柜鬯,黑黍酒也,谓之柜鬯者,芬香条畅也。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由此可见,柜鬯就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在祭奠的时候使用,是酒最庄重的别名。

  欢伯也是酒的雅称之一,来自于酒的娱乐性。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中有“酒为欢伯,除忧来乐”。许多雅客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中感叹:“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有人以文留名,有人以善酿传世。北魏《洛阳伽蓝记》中有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青州剌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日,‘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白堕”以其香美和传奇故事,成为酒的代称。可见能够酿出美酒,亦可青史留名。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有“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是春酒,字义上也是在寒冬酿造,春天饮用。醪本身就指浊酒、醇酒的意思。<诗经》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朱翼中的《酒经》有“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的论述。冻醪和春都成了酒的代称。杜甫的《拨闷》诗中写道:“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觞是盛酒的器皿,壶觞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酒的代称。陶潜《归去来兮辞》中有“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的佳句,写出了饮酒的自得怡然之态。

  醍醐是酥酪上凝结的油,醍醐灌顶就是用纯酥油浇到头上,在佛教经义里比喻为灌输智慧。文人墨客赞美好酒,就用佛家的醍醐来譬喻。自居易在《将归一绝》中写道:“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黄色在封建社会是皇家专用的颜色,具有崇高的地位。皇帝所赐的打着黄色缎带封条的酒叫黄封,也叫宫酒。苏轼在《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中写道:“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日黄封”。另外宋代官家酿酒,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也叫黄封。

  香蚁、浮蚁是因为酿酒时浮糟如蚁,酒味芬芳而得名。韦庄在《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诗中写道:“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绿蚁、碧蚁则是因为酒面上的绿色泡沫,用其颜色作为酒的代称。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看来古人不仅喜爱酒,对蚂蚁也爱屋及乌。

  古人看天上的飞云流霞都是可以饮用的仙家美酒,所以流霞、霞液也就成为美酒的别名。

  因诗歌典故而成酒的别名的还有很多,如红友、椒浆、清酌、酤、醑、昔酒、缥酒、曲蘖、酒兵、琼浆玉液……而酒的意蕴内涵,也得以在这些别名中很好地流传了下来。

钱一海沽酒图


上一篇:黄酒与葡萄酒的分类
下一篇:酒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