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酒业播报

中国酒文化系列片之七《近现代汾酒 巴拿马大奖唯一白酒品牌》(高清)

2015/3/1 11:50:40 浏览:3460人  收藏

  1875年,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酒坊——宝泉益,在杏花村的申明亭开办,汾酒历史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宝泉益大掌柜杨得龄,后来在杏花村实施合并联营战略,将酒坊改制为义泉泳,提出了“振兴国酒,质优价廉,决不以劣货欺世盗名”的口号。汾酒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国酒”概念。他们要振兴的“国酒”,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更多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民族振兴的远大抱负。这个雄心壮志,在一个多世纪里,始终是汾酒人创业守业的宗旨。

  在近现代,汾酒以世界眼光和创新精神,高举着中国白酒文化的火炬,创造了白酒业无数个第一。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山西高粱汾酒是中国唯一获得甲等大奖章的品牌白酒。汾酒,由此开始了近百年的世界名酒史。

  1919年,第一家中国白酒股份制企业“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汾酒引领中国白酒的现代公司化发展。1924年,汾酒注册了中国白酒行业第一枚商标;1933年,汾酒开创了中国白酒业第一次微生物学实用研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当年11月太原沦陷,汾酒大掌柜杨得龄马上令太原汾酒公司停业,回到杏花村后强调:“东洋货百姓尚且抵抗,国之名酒汾酒,岂能为外敌所用”。汾酒人的民族气节,在抗战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

  1948年7月,解放区政府第一家公营酿酒企业:汾阳杏花村汾酒专营店成立。1949年6月,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诞生。汾酒和竹叶青酒成为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新中国宣告成立的庆典用酒,是名符其实的共和国第一国宴用酒。

  在建国后历届中国名酒评选中,汾酒蝉联四大、八大、十三大、十七大名酒;竹叶青酒,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尽显名酒风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汾酒率先展开了酿造工艺改革的科技攻关。活动甑锅、冷散机、疙瘩粉碎机相继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从五十年代开始,汾酒厂就成为新中国的酿酒工业科研基地和培训基地,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纷纷来到汾酒厂学习清香型汾酒的酿造工艺技术。著名酿酒专家秦含章“四方结队学汾珍”的诗句,客观记录了“汾老大”在行业里的尊崇地位。

  从民国时期就依照汾酒工艺生产,并且借助汾酒品牌销售的各地酒企,几乎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诸如:“汉汾酒”、 “湘汾酒”、 “佳汾酒”、“红星汾酒”等一大批带有“汾”字的白酒,直到1987年汾酒厂维护商标专用权,才先后改名或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可见,汾酒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巨大影响力。如今,杏花村汾酒老作坊,率先入围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汾酒酿造工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白酒活化石。

  作为中国白酒的源头,杏花村的酿酒技艺从仰韶时期开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影随形,绵延不绝,从未中断。它创立和定型了中国白酒的基本风格,它推动了中国酿造技艺的进步与成熟;它奠定了中国白酒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酒业6000年,始终在引领着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6000年的发展历史,让山西汾酒与中华文明同呼吸共命运。每一个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时代,都是汾酒大发展的时代;汾酒的历史,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缩影;汾酒的文化,承载着东方文明厚重的传统,传播着中国文化清新风雅的一脉清流。

  吕梁嵯峨,汾酒如河,千秋万代,永为扬波!


上一篇:剑南春广告《贞观十道》气势磅礴(完整版)
下一篇:中国酒文化系列片之六《清代汾酒 唯我独尊》(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