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盘点茅台、五粮液的“重量级”单品

2015/8/21 11:38:09 浏览:3324人  收藏

盘点茅台、五粮液的“重量级”单品

  提到超级大单品,茅台和五粮液是必须要提到的两个企业,它们凭借着53度飞天茅台和52度水晶瓶五粮液移居在百亿军团的阵营中,并且还成为了中国酒业高端酒的两个标志性产品,这是多少企业羡慕却又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两大百亿级超级单品的诞生历程也自然是不同凡响的。

  市场环境成就了茅台、五粮液

  茅台、五粮液大单品的诞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就的,要想了解这段“超凡之路”,还应该同顾一下两家企业的发展历史。

  据了解,茅台酒厂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而对茅台最重要、具有跨越性的阶段是在1998年以及之后。1997年,业洲金融危机席卷整个市场,当时茅台酒的销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到了1998年5月,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临危受命,之后下半年经历了跑市场、搞调研的工作,成立市场部,招聘营销员,建立销售网络,奋力开拓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和打击假冒、侵权,提出了“以人为本,以质求存,继承创新,捍卫国酒地位,博取行业第一”的发展理念,终于完成了当年的销售任务。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描述当时茅台镇整体的市场情况时,他提到,直到现在茅台镇的一些酒企也没有恢复过来。从数据上来看,1998年,茅台的产量是五千多吨,到2013年已达38000多吨,发展速度比较快;而从主营业务的收入、利税等指标来看,茅台的排名都位居行业领先地位。1999年11月20日,茅台成立了其股份制企业——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成立对53度飞天茅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01年7月31日,股份公司成功发行股票,募集到了20亿元的资金,为21世纪再创国酒辉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茅台又加强了公司的管理制度,比如2002年至2003年两年时间内,公司加强管理工怍,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而一举成功,该奖项进一步提高了茅台的品牌价值。

  茅台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体制、组织、人事等方方面面的调整,这些都是53度飞天茅台成长为超级单品的历史背景。五粮液有两个阶段最值得记录,首先是1991~1996年,五粮液开始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如此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打造品牌效应,二是为了结合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扩大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从而获得了较大的规模效益。五粮液快速发展的时期是1997年以后,五粮液开始在以酒业为主业的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的质量规模效益扩张。1998年,随着五粮液集团公司的组建和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五粮液成为一个以白酒酿造为主业,模具制造、药业、果酒、外贸等多元发展的跨行业企业集团。1998年之后,金融危机逐步得到了缓解,当时中国经济开始复苏,政府鼓励各产业的发展。而白酒企业作为各地的纳税大户,在当时的背景下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全力支持,茅台、五粮液既有品牌优势,又有产能优势,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真正的发展是从2003年开始,直到2012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已经持续9年保持增长的发展势头,茅台和五粮液在这一时期凭借一线品牌的雄厚实力,巩固了龙头地位。

  价格占位成功,引领高端酒塔尖生存

  经过上多年的发展,53度飞天茅台和52度水晶瓶五粮液已然成为高端酒市场的两个代表性品牌,而价格的占位成功,是成就真超级单品地位。在十多年间,茅台、五粮液持续推进价格的升级和占位。(如表一、表二所示)

  据悉,茅台、五粮液在2002~2004年间,价格低位运行,升级不明显,茅台的出厂价格2002~2003年两年间是228元/瓶,直到2004年才调整为248元/瓶,五粮液在这三年的价格倒是逐渐上涨,2002年出厂价格为218元/瓶,2003年出厂价格为318元/瓶,到了2004年出厂价增长为328元/瓶,但是当时由于行业处于调整期,两大单品在市场上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到2005年,两大企业基本同时开启了价格调整的战略。而在2005年之前,52度水晶瓶五粮液的价格曾经连续18年高于茅台,当年五粮液的零售价格为358元/瓶左右,而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格为288元/瓶左右。就在2005年这一年,茅台开始大刀阔斧地整理市场零售价,首先就是在卖场树立价格标杆,当年茅台停止了与麦德龙的合作,因为麦德龙一度低价销售53度飞天茅台,为了消除坏的影响,茅台此举可谓果断。此外,53度飞天茅台当年的出厂价相较2004年上涨了20元/瓶,而终端零售价格也上涨到了318~328元,进一步拉近了与52度水晶瓶五粮液之间的销售价格,不过当时很多经销商的感受依然是“卖茅台不赚钱”,与此同时,茅台的产量却处于增长期,2005年的茅台经销商大会上,时任茅台集团总经理的袁仁国宣布,茅台新增生产量将从2005年前每年新增1000吨,调整为2005年后每年新增2000吨。

  但2005年52度水晶瓶五粮液的出厂价格也做出了调整,由2004年的328元/瓶上涨为338元/瓶,虽然只是微调了出厂价,却使其价格再次与茅台拉开了距离。当年,52度水晶瓶五粮液的销量较2004年上涨9%,销售额增长36.5%。这一年,五粮液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大跨度的变化,由之前的十几个销售部门调整为三个事业部,即:五粮液品牌事务部、五粮液总经销品牌事务部、五粮液自销品牌事务部,大大加快了企业的办事效率。同时,公司还进行了区域的扁平化,由之前的八大片区直接划分成了30个市场直属区,使市场反应速度更快更精准。值得一提的是,五粮液为了维护其市场价格,取缔了品牌运营商的奖励政策,这些五粮液大户同时也是其品牌运营商,他们只要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得到一定量的低价52度水晶瓶五粮液,由于他们拿货的价格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低价甩货的现象,直接影响了52度水晶瓶五粮液的市场零售价格。

  由数据得知,在2006年之前茅台、五粮液的价格调整只是小幅度提升,但是到了2006年,两家企业的涨价幅度则大幅上涨,茅台2006年出厂价格每瓶涨了40元,而52度水晶瓶五粮液一口气涨了60元/瓶,这一年白酒行业也吹响了高速发展的前奏,自此以后,53度飞天茅台、52度水晶瓶五粮液每年都会在旺季时期上调价格,而52度水晶瓶五粮液的出厂价格也依然一直高于茅台,真正的转折期发生在2012年,53度飞天茅台的出厂价格上涨到819元/瓶,52度水晶瓶五粮液当年出厂价和2011年持平,为659元/瓶。两家酒企在这十几年的调整中,占稳了高端酒市场的领军位置。

  2012年年底,整个酒类行业进入调整期,茅台从这一年开始出厂价格始终保持不变,反倒是五粮液在2013年时出厂价涨到了725元/瓶,不过由于市场价格倒挂,经销商在“无利可图”的种种压力下,52度水晶瓶五粮液存2014年价格又恢复至619元/瓶。而从市场零售价格来看,2012年下半年以后,两大品牌的价格跌落至干元以下,新的高端酒格局正处于重构期。无论如何,其酒业天花板位置已定,其他企业的产品价格也受到丫它们的影响。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茅台、五粮液两家企业加大了对其系列酒的推广和打造。

  由品牌力驱动的茅台、五粮液

  尽管在10多年前,和茅台、五粮液处于同一位置的还有其他品牌,剑南春在2006年以后,涨价幅度没有跟上茅台、五粮液的脚步,而和它们的价格在同一档次的其他品牌,销量却远远低于茅台、五粮液。由此,两家企业的大单品之路彻底形成,为何只有茅台、五粮液在高档酒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笔者认为,除了历史原因以及价格定位外,其品牌影响力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为什么消费者在购买高端酒品牌时,首先想到的是53度飞天茅台、52度水晶瓶五粮液?消费者认为,这两个产品能够给他们足够的面子,说到根本上就是品牌力大单品和品牌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有品牌力强的企业,才能支撑起茅台、五粮液这样的大单品,这和区域强势品牌的大单品之路不一样,对于其他档次的产品来说,它们之所以能够有一款大单品,大部分情况是由渠道来驱动的,比如徽酒,正是因为它们在渠道上的精耕细作,以及价格占位,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每个档次都由一个大单品来占据。实际上,品牌力和大单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凡是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品牌力也越强,相对来说这样的企业溢价能力也越高,这有历史原因,和酒厂的发展战略、把握市场机遇有关,同时也和政府的扶持力度有较大关系。借用季克良的一句话来说,茅台酒厂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从一个小作坊式企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取得成功并不容易。五粮液亦如此,但是真正能在市场动荡期把握住机会的,却是茅台和五粮液。尽管到了今天,依然有不少企业想从茅台、五粮液的发展过程中寻找经验,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当前,茅台、五粮液的品牌价值已经鲜有其他品牌可以超越,其在高端酒市场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而在行业调整期,尽管高端酒市场在萎缩,但是其依然靠品牌力以及渠道、营销策略等方面的调整,可以稳居百亿军团的领军位置。两个超级单品依靠其强大的品牌力、消费者黏性和不可替代性引领着酒业价格的制高点。

  茅台、五粮液的大单品之路既可以称之为“超凡”,也可以说是“平凡”,在当年那个历史时期,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相同的挑战,不同的是,只有茅台、五粮液两家企业抓住了历史机遇,成为了高端酒市场的代表,这也正是其不凡之处。

  两个超级单品依靠其强大的品牌力、消费者黏性和不可替代性引领着酒业价格的制高点。


上一篇:酒业“巨擎”--知名白酒品牌的超级单品
下一篇:新消费群体崛起,酒企如何应对?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