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二锅头品类余下的三大价值

2015/7/5 11:23:49 浏览:2091人  收藏

二锅头品类余下的三大价值

  在我们四处找品类的时候,可能忘了二锅头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但2014年,一个新生的品牌“一担粮”就附着在该品类上取得了初步成功。据了解,2014年一担粮二锅头回款就在4亿元以上,基本实现了全国大部分区域的布局,从而成为调整中白酒行业的一个亮点。

  可以说,一担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二锅头”这个成熟品类,这是品类营销的经典案例。再往前追溯,红花郎、国台的成功其实都是借助了“酱酒”品类,不过是另一个时代的经典案例。可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玩法,在平民用酒的时代,二锅头品类的价值正在凸显。

三大价值

  二锅头和特曲、头曲的概念比较类似,都属于工艺层面,但特曲、头曲在品质层面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价值认知,目前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普通的品名层面。所以,没有哪个品牌能说清特曲就比头曲好!二锅头品类就不一样了,它是中国白酒历史上一个以著名工艺名称命名的白酒,又是能够代表一个区域白酒的白酒品类,这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密不可分。二锅头,顾名思义,是将酿出来的原酒掐头去尾留中间,中间部分的酒液口感味道最佳。这种工艺特点本身就道出了产品的品质,而将工艺作为产品名称是对品质最好的诠释。

  不仅价值认知清晰,二锅头品类也非常成熟,尽管是“北京的二锅头”,但在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它的身影,尤其是在牛栏山和红星两大品牌的运作和塑造下,二锅头品类的知名度更加深入人心。可以说,“二锅头”天生就是一个全国化的产品,有适合全国推广的基因。二锅头的这种知名度甚至不亚于茅台酒,当然其价值感无法与茅台媲美。茅台造就了“酱酒”,众多企业又借“酱酒”上位,二锅头这方面的成熟也可以为众多中小企业的新品推广带来便利的条件。尽管价值感不如茅台,但二锅头的价值属性其实不那么清晰,喝“老村长”会给人是低档、平民酒的印象,但喝二锅头却往往给人一种个性的身份,可以说在消费群方面,二锅头是“老少、富贵”皆宜,我们还经常会看到很多所谓的高端消费者也会随身带着二锅头。

  比较欣赏红星的一句广告语:用子弹放倒敌人,用二锅头放倒兄弟。这句话直接道出了二锅头的情感价值。从精神层面讲,二锅头品类经过长期的演化,其本身的酒体风格与豪爽、够义气等情感符号恰好对应起来,这也与当下白酒的绵柔、淡雅之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么,二锅头的好处应该是懂酒的人才能领会。这就是该品类的情感价值。

那个酱油瓶是如何借势二锅头的?

  一担粮二锅头在推广中,主要抓住了平民消费,但价格上有所升级。二锅头此前的主流价位存5~10元之间,红星蓝瓶将二锅头价位升级到30元以上,一担粮在价格上取其中下,定位在15元。在品牌推广上,一担粮并没有攀附红星或者牛栏山这两棵大树,而是紧紧抓住“北京”、“二锅头”这两个要素加以发挥,尤其是“北京”元素用得更多,其瓶子上“挑担老人”形象道出了旧时代北京民间艺人的神韵,还用了诸多北京的民俗文化。

  一担粮在口感上还有重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传统二锅头的口感,在保留清香型基本口感的基础上让它尽量多地呈现浓香型风味。为什么要这么做?二锅头品类有个缺陷,就是其香型、口感,它属于清香型的一种,因为口感的问题不像浓香型那样被更多的人群接受,同时集中在高度56度上。所以长期以来,二锅头其实是个小众香型。二锅头有一定的消费群,但每个区域的人群并不大。一担粮的口感突破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当然它也会引起争议,因为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改变就不是二锅头了。可是,消费者会计较这个问题吗?

  当然,一担粮不仅仅借势二锅头品类,它也有自身的诸多创新,最突出的莫过于其“酱油瓶”。相对于传统的白酒瓶,该品牌的瓶型、颜色均有较大的突破,其酱色的瓶子在货架上非常显眼。还是那句话,创新一定是综合的,而非单点突破。


上一篇:打造白酒产业新品类 抓住酒业新增发展趋势
下一篇:2015年上半年葡萄酒行业资讯热点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