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酒行业底部已经显现

2015/6/18 18:03:22 浏览:1286人  收藏

酒行业底部已经显现

  2015年,酒行业已经进入调整的第三个年头,可以感觉到的是,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的心态都平稳了许多。我认为目前行业的底部已经显现。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以下几个依据。

  第一,行业产能增幅逐渐下降。2012年行业产能增幅达到顶峰,突破1100万吨,同比增幅达17%。2013年,增幅下滑到7.5%,而到了2014年,增幅继续下滑到2.75%。这说明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在逐渐好转。如果2015年酒业产能能够出现负增长,那么对于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

  第二,标杆品牌价格企稳。2015年春节期间,茅台、五粮液两大品牌的价格均有所回升。这两大品牌,尤其是五粮液的价格更能体现行业的走势。因为从过往酒业历史看,每逢调整期都是五粮液率先走出底部。如果说春节是旺季不具有代表性,那么我们看元宵节后两大品牌的价格,依然呈现稳定态势。茅台1月份产量、销量都很好,销售额增幅达到14.69%。这说明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第三,社会库存已经消化。前一段时间,我对全国大型流通市场上的茅台、五粮液做了一次系统的调查,包括价格和出厂时间,我发现很多酒都是今年1月份、2月份生产出来的新酒,这说明社会库存已经被消化,现在的价格是理性的。茅台、五粮液的消费群体还在,品牌力还在,只是消费人群发生了改变,更多地偏向商务消费。

  第四,资本市场持续走高。资本市场讲究的是预期。我们可以从各大券商对白酒业的分析报告中发现,多数报告都认为行业底部已经显现,尤其是当茅台一季度报出来后。最近,14家企业股票都存增长,这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酒业的信心。坦率来讲,泸州老窖、五粮液等还能跌到哪里去呢?现在资本市场的预期,很可能就是酒业的明天。

  那么,2015年会是什么趋势呢?我认为行业会在底部徘徊,增长幅度维持在5%~8%,回暖还尚需时日。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今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个经济指标中,没有一个是令人感到兴奋的,宏观经济的走势会对酒业造成制约。其次,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八项规定”的颁布不可能取消,新常态已经形成。最后,行业产能仍处于过剩状态,仍需要较长时间来彻底达到供求平衡。

  那么在这种形势下,经销商应该怎么做?

  第一,产品结构。人群是存在收入差异的,收入差异会导致消费差异,消费差异就会带来产品价格带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高端酒是有前景的。当我们踏入酒圈,就要找好定位,拿自己的资源去找匹配的产品,而不是拿产品去找渠道、找资源,不能人云亦云。比如,大家说100~200元价格带的产品发展趋势好,如果都去代理这个价格带的产品,很快这个价格带就会变成红海。如果经销商彻底放弃自己原有的优势,去跟风,那么当行业同暖时,就会丧失很多机会,也会迷失方向。

  第二,渠道结构。目前渠道开始多元化,众筹、电商、微商等新兴渠道非常热闹。但是冷静下来分析,整个酒类互联网销售额不到全部渠道销售额的1%。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核心渠仍是线下实体店。经销商要做好主力渠道和辅助渠道的结构分配。这一轮调整期,依靠关系团购不做终端渠道的企业日子很难过,有的被淘汰。而坚持做终端渠道的企业虽然没有了暴利,但合理的利润还在。

  第三,创新。创新是经销商进步的永恒动力,但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要符合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好我们自身的资源,要在坚定做好传统渠道的基础上尝试其他新渠道。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不盲从不等于不创新,不颠覆不等于不突破。


上一篇:透过进口葡萄酒的“镜子”看进口啤酒的未来走向
下一篇:分众消费时期,白酒企业要做好三大重点建设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