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宴席市场成为大众酒时代的下一个“小盘”

2015/5/14 18:15:29 浏览:1604人  收藏

宴席市场成为大众酒时代的下一个“小盘”

  在行业调整期,宴席市场无疑成为厂商的一个运作重点,尤其是过了4月以后,婚宴、升学宴等喜宴需求接踵而来,成为了这段期间厂商最大的赢利点。事实上,随着国家对“三公消费”的限制,政务团购就受到了严重的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务和民用市场成为厂商打造的重点。而作为厂商直接面对大众消费的一个窗口,这两年来,宴席市场俨然已经成为了大众酒时代的下一个“小盘”!

大众酒时代的宴席市场

  不可否认,大众酒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厂商对宴席市场的开拓,厂家制定的种种有利政策,也刺激了经销商在这方面的积极性。一名河南的经销商谈到,去年以来,厂家就鼓励经销商多在宴席市场发力,推动产品和消费者“亲密接触”。宴席从以前的“特通渠道”,已经逐渐变成了主要渠道之一。为什么大众酒时代是宴席市场火热的催化剂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决定的。首先,大众酒的市场零售价格集中在400元以下,尤其以100~300元之间居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这个价格带的产品作为宴席需求很正常,而且由于是宴席用酒,商家都会利用厂家的补贴政策,专门制定一个宴席用酒价格,实际成交价会低于市场零售价。而100~300元之间的产品是这两年企业都在侧重推广的。其次,宴席市场促进了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这两年无论是酒企还是经销商,都在注重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因为核心消费群体已经从政府单位变成了私营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想要把握这些群体,还需要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无疑宴席渠道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宴席市场对厂商能够起到哪些作用?厂商集中火力在拓展大众酒市场,2015年也会保持这个方向。今年成都春季糖酒会上,笔者在各大企业展区走访时,发现他们所推出的新品的价格基本都集中到了100~300元,笔者问他们产品的日标消费群体时,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商务市场上的需求,此外还会着重运作宴席市场。”当然,也有经销商说到,宴席上对酒水的需求量较大,尤其以婚宴为最,订单多的时候,一场婚宴可以订出去四五十件的酒,但是这些酒不一定都被饮用掉,因为现在受“酒驾”政策的影响,很多人在宴席上可能就不饮酒了,剩下的这部分产品,消费者一般都会退还给经销商,那么对于经销商来说,这些产品就相当于没有销售出去。而这个问题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智邦达(中国)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认为,这两年基本上所有的厂商都加入到了宴席大军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宴席市场对厂商的作用不止是销售这么简单,因为随着酒驾政策、消费观念以及其他品类产品的影响,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品类也非常丰富,无形中也会影响白酒的销售。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除了做好正常推广工作外,更需要完善自己的产品结构,这样消费者在购买宴席用酒时就可以有多个选择,也不需要到处寻找产品,只需要在一个经销商公司购买。除了促进销售,宴席渠道对厂商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作用便是形象展示,以拉动产品在其他渠道上的销售。毕竟无论哪种类型的宴席,每张桌上都会摆上两瓶酒,除了能对赴宴的人形成冲击力,还可以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消费者有这方而需求时,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些品牌。

为什么是下一个“小盘”?

  对于做酒的人来说,提到“盘中盘”模式谁也不会陌生。多年以前,这种终端强推战术成就了徽酒,该模式以终端场所为平台,通过“小盘”带动“大盘”的模式,继而带动产品的最终销售。随着“后备箱时代”的到来,团购一度成为酒业的“红海”,甚至诞生了一批专门以团购为生的经销商,但是到了201 2年下半年,人们发现团购不再好做了,以团购为生的经销商甚至遇到了退市的风险;随着行业调整期的来临,大众酒开始成为厂商利润的主要来源点,不夸张地说,宴席市场实际上就是大众酒时代的下一个“小盘”。

  “盘中盘”模式讲究的是“小盘”带动“大盘”,以前是通过终端核心消费者来带动销售,之后演变成政务以及商务重要客户带动其他消费者的购买,而现在,则需要通过宴席的诸多“小盘”,最终带动消费者的购买。因此,做好宴席的诸多“小盘”,不失为带动大众酒消费的一剂良方。

  在前几年,宴席被业内称之为“特通渠道”,对于厂商来说,这个渠道能够创造的销量并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消费者如果有需求,业务员就会顺势推广一下,单位的团购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此外,酒店、名烟名酒店等传统渠道也是厂商重点推广的渠道,但是这一状况却在这两年时间里改变了。在现在的市场形势下,“小盘”的魅力已经显现,厂商也意识到,如今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宴席渠道不失为一个最有效的方式,一旦在宴席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其他渠道的带动作用将非常明显。宴席由多个“小盘”组成,只有将每一个“小盘”运作成功,厂商才有机会由“点”连成“面”,让市场全面开花。

  宴席由多个“小盘”组成,只有将每一个“小盘”运作成功,厂商才有机会由“点”连成“面”,让市场全面开花。

“小盘”的特征

  作为酒水销售渠道的一种细分和补充,宴席渠道的重要性已经无可厚非,但要具体操作起来,厂商还需要找准它们的特征,才能“对症下药”。总的来说,宴席的诸多“小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小盘”的类型多。宴席市场是由多个“小盘”来组成的,包括婚宴、寿宴、升学宴、满月宴等种类,其中婚宴对酒水的需求量最大,厂商对这方面的关注度最高,厂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给予经销商足够的支持政策,经销商只需要提供新人的结婚证,就可以向厂家申请相关的政策支持。

  第二,竞争加剧。随着诸多商家对该渠道的关注,宴席市场的竞争正日趋激烈,说其已经进入白热化也不足为过。而厂商惯用的方法无外乎在价格方面做文章,或者赠送一些消费者需要的赠品,比如家居用品、饮料等。当然,这些经销商在运作宴席渠道时,需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比如他们必须具备调动其他货品的功能,比如提供喜糖、拱门、香烟等。所以现在卖酒考验的是经销商的综合能力,他们得加强对消费者的服务。有的经销商面对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当地的婚庆公司,因为这些下游对产品的推动作用很明显,很多消费者在选择这些婚庆公司时,也比较容易从他们那里选择酒水。山东东营隆冠百纳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展新认为,婚庆公司在选择产品时也是有选择性的,他们不会因为政策好就随意选择这款产品,还是会挑选那些在市场上知名度高的产品,因为这样推广起来比较容易。

  第三,品牌对“小盘”的推动作用。从目前来看,消费者宴席上选择的酒水品牌,除了和商家的推广有关外,还与品牌本身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厂商多年来的培育,现在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他们辨别产品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在购买酒水时,一般都已经有了心仪的品牌,商家对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很难成功推广出产品。因此,打造产品的品牌,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对于推动宴席“小盘”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来看,真正做到这点的厂商并不是特别多。捉到宴席市场的产品,耳熟能详的品牌大约也就几个,例如泸州老窖等,这属于在全国市场上运作较好的品牌,此外,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除了全国性品牌,他们还愿意购买那些地方强势产品,因为只有流行性的产品,才让他们觉得有面子。

  第四,“小盘”的团购作用凸显。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宴席渠道相当于另一种意义上的团购。以前的团购都是以单位为主,随着民间市场潜力的大力挖掘,普通家庭也有团购方而的需求,最主要的团购形式就是宴席。当然,这种团购和之前意义上的团购有很大不同,因为宴席团购虽然需求最大,但基本没有什么持续性,厂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利用这个“小盘”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最后带动整个“大盘”的销售。


上一篇:酒企进军宴席市场 运作得当大有可为
下一篇:迎驾贡酒市场遭遇冲击 根据地渗透严重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