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本公司拟出资1000万欧元,在法国设立一家独资子公司,企业名称为‘法尚控股简式股份公司’,经营范围为从事投资、收购兼并及葡萄酒、白兰地等酒类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张裕还在广州召开发布会推出两款新品,并透露截至今年12月底,其在广东专卖店的数量有望达到100家,预计到2016年,其广东专卖店销售额将突破1亿元。
实际上,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并不少。这当中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非葡萄酒行业的投资者,因喜欢葡萄酒或看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而在海外进行收购:另一类是本土葡萄酒企业,为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丰富产品结构,彰显品牌优势等,与国外企业深度合作或直接进行海外收购,如中粮在法国、智利收购的酒庄等。张裕此次直接在海外设立公司,则可以说是将中国葡萄酒企业的“国际化作为”又延伸了一层。
“国际化”一直是本土葡萄酒企业关注的话题,但在国际化的具体实施上,却始终缺少强有力的作为。一方面,中国市场本身就已经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企业,体现着国际化的市场功能;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的综合管理与竞争实力,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尚不十分明显,还需要历练。所以,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葡萄酒企业的国际化只是讲给国内消费者听的,并非真的去落地实施。而这样的现状也使得,中国葡萄酒产业缺少真正重量级的全球领先企业。
于是,张裕集团总经理周洪江在谈到设立海外公司时表示,“从生产运营商转变成供应商,即不仅生产张裕品牌,而且提供全世界的优质产品,是张裕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这也是中国葡萄酒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诚然,从国际知名葡萄酒公司的情况看,如保乐力加、帝亚吉欧、卡思黛乐等,都是综合性的供应商集团,在它们旗下并非只有一个系统品牌,而是收拢了全球各地的一批知名品牌酒庄或企业等,包含生产、销售、组织管理等一系列职能,且多数情况下公司名称与旗下产品品牌名称无明显关联。反观中国本土企业,则都是将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混为一体,且该品牌基本唯一,张裕公司即张裕,天津王朝公司即王朝,威龙公司即威龙,等等。因此,现阶段的中国葡萄酒企业更多意义上是生产运营商。近两年,中国市场的政商环境发生变化,促使本土葡萄酒企业积极谋求转型出路,整合国际上游资源、开设下游专卖渠道、涉足新兴电商领域等,而要实现从生产运营商到资源供应商的转变,在国际化领域有所作为,尚需做好三方面功课。
首先,产业布局贯穿全球。保乐力加总部在法国,但其在全球拥有72家生产企业,旗下包括杰卡斯、芝华士等众多知名葡萄酒、烈酒品牌,且每个品牌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销售。中国本土葡萄酒企业如张裕、中粮等,也都在海外收购有酒庄,但整体体量仍相对很小,有待进一步扩充。
再者,产品结构扎实丰富。如上所述,保乐力加旗下的产品品类相当齐全,且多数为经营过百年的老字号品牌,国内企业所提供的则多数为自家单一品牌旗下的多个品种,但与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综合匹配度还远远不够,再加上并无真正享誉全球的品牌产品,未来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第三,核心根据地市场的铺垫与渠道完善。全球葡萄酒巨头们,往往会通过自身旗下的不同葡萄酒品牌实现在某一国家的品牌占位,如黄尾袋鼠曾在英国市场的畅销。中国企业自然可以将本土市场作为核心根据地,但也要在核心根据地市场进行日益更新的渠道完善。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核心渠道,不断认知你所拥有的品牌,这些品牌既互相关联,又相互独立,如同宝洁集团旗下的数个知名品牌,各有侧重地在渠道中实现推广共赢。
从生产商到供应商,中国本土葡萄酒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并不好走,但是只要在产品、市场、资本等多个层面做好准备,相信未来的世界葡萄酒格局地图上,一定会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上一篇:市长段志强视察隆鑫包装公司
下一篇:酒商的转型成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