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大众酒的另一个内涵是酒种多元化

2014/12/15 17:13:42 浏览:1339人  收藏

  对于“大众酒”这个概念的认识显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断在尝试,也有持续的思考,甚至出现了诸多争议。今天,个人想对大众酒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大众酒的另一个内涵是酒种多元化。

  也许有人说,大众洒是白酒范畴的问题,酒种多元化已经突破了白酒范畴,讨论有何意义?但我觉得,一个消费者不会只喝一种酒,他可能会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乃至不同的心情下喝不同的酒,这时候不仅仅是选择同一个酒种的不同品牌。另一个更重要的现实背景是,作为主流酒种,白酒的地位正遭受挑战。长期以来,白酒市场其实是基于“权力”而形成的一种白上而下的消费行为,但随着政务消费被长期限制,白酒的主流地位其实被削弱了。自上而下的消费辐射的秩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中断,消费“自主”时代必然来临。一旦自主选择,个性化必得彰显,洒种自然有进一步多元化的机会。

  如果往前追溯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酒种多元化并不是新生事物,其实早已有之。查阅史料,就会发现在1949年之前,今天叫做白酒的这个酒种其实在那时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那时候白酒一般叫烧酒或高梁酒,都是小作坊生产,消费者应该都是普通老百姓。从各种媒介所记载的酒类消费情况来看,啤酒、葡萄酒乃至保健酒倒是不少,这三个酒种倒是有不少在大城市做户外广告。白酒登上了大雅之堂,在个人看来国家的力量起了关键作用。1949年后,各地将酒类作坊合并组成地方国营酒厂,白酒这个名词才产生,同时也由于国营而得到了大力发展。1952年,政府主导的“中国名酒”评选进一步让白酒内部产生了分化,优秀的产品得以脱颖而出,被评上的名酒得以提升价格,从而进一步地被主流人群所接纳。

  上述讨论的是白酒发展的外部环境,从宏观上来说,白酒主流地位受到了削弱,一个根本的表现是高价位酒受到冲击。而从行业内部来看,所谓的“大众酒”其实只是概念上的新名词,并非新生市场。大众价位的市场不要说早已有之,其实是古已有之。只是现在大中型企业在价格向上发展严重受阻,所以掉头想把大众价位做起来。但在个人看来,大众价位并非简单地推出低价位的大众酒新产品就可以,它需要系统层面竞争力的重新构建。比如茅台做赖茅这样的品牌,目的是想做大众酒,但对于茅台目前的系统来说,要让一瓶酒的生产成本低于50元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而大众酒发展背后就离不开低成本战略,相比中小企业,这一点恰好不是大中型企业的优势。所以从内部市场环境来说,白酒行业大众酒发展结果势必是让原本就是红海的细分市场更加残酷。这就会进一步推动酒企谋求更大力度的创新,其中酒种的跨界将会是重头戏。

  个人对大众酒下一步发展有三个展望:

  第一,大众酒主流仍然是白酒,但其他酒种的比例会扩大。从2013年几个酒种的销售收入数据来看,在中国人目前所消费的酒饮中,白酒占到65%以上,啤酒约为18%,剩下不足15%的纷额被红酒、露酒(包括保健酒)、黄酒乃至鸡尾酒等多个酒种瓜分,将来,这些占15%的酒种比例会扩大,白酒会缩小。

  第二,红酒比例一直在稳定增长,随着白酒增速快速下降,红酒的相对增速会迅速提高,啤酒的高档化趋势继续发展,同时,露酒、鸡尾酒等酒种增速会加快。

  第三,在大众价位的白酒内部,产品和包装两方面的创新趋势都会加快,比如营养型白酒,比如光瓶酒突破价格天花板。


上一篇:购酒狂欢,企业心态很“任性”
下一篇:丰谷酒业的互联网思维:利他之心带来粉丝转化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