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经销商异地扩张需防止水土不服

2014/12/3 17:57:00 浏览:1150人  收藏

  近两年来,一些厂家趁着行业调整期,加快了异地扩张的步伐,作为下游的经销商也没有闲着,也在做异地扩张的工作。当然,大部分经销商的异地扩张不会像厂家那样,到外省去运作,而是扩张到本省的其他区域。不过,有成功的,就会有失败的,有些经销商在自己地区能够做到前三名的位置,但是到了其他地区,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肖经理的失败案例

  肖经理是河南省A地区的一名酒水经销商,六年前他代理了某省外品牌,当时这款产品在河南省其他地区也有几个经销商,但是肖经理的销售额做得最大。据他介绍,他当时能把这款产品做起来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该产品虽是省内品牌,但是却在邻省表现不错,而肖经理所在区域正好紧挨着邻省,所以该品牌在当地有先天的优势,当地受到邻省的消费影响,易于接受该品牌;第二,肖经理在当地网络健全,他掌控着C:D类酒店、名烟名酒店和商超几大渠道,而该品牌的主销产品就是零售价在60多元的产品,借助自己的渠道,该品牌起势比较快;第三,由于多年酒水生意的积累,肖经理在本地区发展了不少二批商,并且二级网络已经下延到了县级和一批乡镇市场上,他和厂家联手,给了二批商可观的支持政策,因此二批商也保持着不错的积极性。最终,这个品牌在肖经理的运作下,保持了不错的销量,而肖经理也借此成长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商。

  到了2013年的时候,虽然行业处于调整期,由于肖经理所代理的品牌有深厚的消费基础和渠道基础,并且主要消费群体也是普通大众,所以其市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与此同时,肖经理也看到了新的市场机会,他认为趁行业调整这个机遇,干脆将公司扩张到外地去。因为这种时机下,可能会有一些同行采取保守的态度。肖经理选择了省会和其他几个酒水消费氛围比较好的地区,成立了分公司。关于分公司的负责人,肖经理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他在公司挑选了几个有冲劲的业务员,让他们分别负责分公司的管理和销售等工作。按道理说,这几个业务员当时在公司里也是业绩排名比较靠前的,肖经理对他们充分信任,但是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几个分公司并没有实现预期的销售业绩,反而一直需要母公司这边补贴。

  肖经理一直不得其解,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在他所在的地级市就表现突出,在其他区域就这么难上量呢?经过调查,他找到了病因所在。原来,肖经理一直以60多元的这款产品作为主打,到了其他地级市场,同样档次的产品已经有不少,而且地产酒表现也不错,这款产品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再加上很多渠道商不敢轻易压货,所以产品铺货的难度比较大。此外,肖经理的资源都在自己所在的区域,在其他区域他并没有掌控特别多的渠道,产品失去了销售的“土壤”,生长的难度也就加大了。以前只要肯投入,市场多少会有些反应,但是这几年白酒市场表现比较疲软,而渠道商也对这些投入“见怪不怪”,他们还是不愿意轻易出手。而选择的这几个分公司负责人,虽然有干劲,但是以前最多只是管理一支销售团队,还没有做公司决策人的经验,所以在管理方面表现出了一些短板。关于这些问题,肖经理虽然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但没想到在分公司会表现得如此严重,他以为只要给这些负责人足够的红利,他们会愿意倾心投入,但实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当然,分公司建立的时间并不长,渠道网络建设、团队组建等都需要65F6间,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肖经理明白这个道理,但心里不免着急,毕竟他是这个品牌在省外的金牌代理商,本来指望依靠这款产品实现自己的扩张梦想,借此跻身超商的行列,看来他还需要更多的调整和盘算,才能实现这样的梦想。

六个药方,预防水土不服

  经销商不像厂家那样有资金实力,尽管他可能存一个区域内独霸一方,但要想真正将生意扩张到其他区域以及获得成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资金就对他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其次考验他的还有产品、经营模式、管理等种种细节问题。

  肖经理在进入其他区域时,并没有进行特别详尽的市场调查。他一相情愿地认为这款产品在自己的区域表现突出,那么在本省其他区域至少不会表现太差,但是他忽略了自己成功的几大要素——网络、地缘、人脉等,但是在其他区域,他并没有表现出这些方面的强势。而分公司负责人也欠缺管理经验,一时难以进入负责人的角色,这也是分公司一时难以起量的原因。冈此,经销商要想服外地的水土,并且实现扩张梦想,起码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选择合适的产品。尽管属于同一个省份,但是每个地区的消费者依然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而且每个市场的品牌格局也不相同,竞争情况肯定会有差异,一款产品适应这个市场,未必也会适应其他的市场。比如肖经理所处区域的主流消费价格带是60多元,而其他区域有可能是50元以下,或者是100元左右,这些问题都应该提前考察清楚。目前各个地区的白酒市场竞争都很激烈,而河南作为一个开放性比较强的市场,自然是各品牌竞相进入的区域,这两年由于高端酒运作难度较大,大众酒是众厂商操作的重点,因此,肖经理面对的竞争压力会比几年前更大,选择以大众产品进入其他市场,就应该做好竞争激烈的心理准备。

   第二,以点及面,逐步布局外区域市场。经销商在自己的区域是地头蛇,但是到了外地市场,就失去了这先天的优势,就算再有资金实力,也没有本地经销商掌控的渠道多,分公司虽然已经设立,但一开始并不是一定要全面布局,可以由点及面,逐步拓展。比如选择一个县,或者只做一个区,市场虽然小,做不出太大的业绩,但如果这些小区域运作成功了,可以起到影响周边区域的作用。

   第三,选择网络强势的合作伙伴。作为外地来的分公司,本来在渠道方面就很欠缺,所以选择合作伙伴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渠道掌控比较好的商家,比如可以分渠道选择分销商,借助他们的力量打开当地市场。当然最开始时,经销商一定要做好利益分配的工作,分销商看重的是利益,如果他们的利润得不到保障,恐怕也不会轻易选择一款产品。

  第四,培训分公司负责入。肖经理选择的是公司的业务精英,也许他们在销售上有很多经验,但是他们成为分公司负责人后,承担的责任也会更多,也许一时难以接受,或者有些事不知如何处理。因此,存进入分公司之前,以及分公司成立之后.经销商最好能够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接受一些比较好的管理理念,让自身得到更高的提升。当然,经销商有可能担心,这些负责人“翅膀硬了”以后,会不会抛弃白己,去做自己的生意。经销商有这样的担心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一开始设立分公司时,经销商最好和这些负责人以合作的形式来处理,这些负责人自然把公司当成自己的来付出。

  第五,分公司的产品不能太单一。每个商贸公司在经营产品时,都必须拥有丰富的产品结构。虽然会有一到两款产品作为主打,这些有可能最后成为走量产品,将来利润不会特别高,那么还需要配置一些利润型产品,另外,产品的价格带也应该尽量丰富,因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需求层次也是不同的,不能只满足一类消费者的需求。

   第六,经销商如果只采取代理产品的方式,恐怕很难承载其异地扩张的使命。因为现在很多厂家都取消了省级代理商,甚至采取渠道下沉的方式,每个地区,甚至不同的渠道都有经销商。如此一来,经销商就算将市场运作起来了,也有可能面临被取代的命运,所以,开发一款产品,争取成为全国运营商,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当然,这对经销商的资金实力和运作市场的能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上一篇:茅台定制首推“国酒第一坛”,11月1日全国预定启程!
下一篇:ASC遭遇“讨债”风波:外资进口商的“中国式烦恼”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