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轻”酒风暴,能否带动葡萄酒市场新一轮增长?

2014/11/28 17:27:04 浏览:1053人  收藏

  如果说重庆糖酒会关于葡萄酒最大的特色,那就是“轻”酒风暴来袭!五光十色的预调酒、风姿绰约的起泡酒,甚至一些火龙果酒、仙人掌酒等都以“轻”酒的形态出现,“挑逗”着每一位来参观的酒商。

  所谓“轻”酒,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一、轻松喝的酒。有别于干酒的端庄厚重,她们更加活泼洒脱,对于环境、场合、氛围的要求很低,更加适合年轻人的需求。二、酒精度数较低的酒。预调酒是用基酒配以各种果汁,预先调好成酒,酒精度数一般在3%~7%;起泡酒有比较接近传统的12%左右的,同时还有专门的低度起泡酒,可以设计出各种度数,满足不同消费人群。三、在中国市场上属于“年轻”的酒。

预调酒,刮起“最炫时尚风”

  预调酒的兴起主要在于其时尚、个性的特点符合了消费者理念。本次糖酒会上,TAKI砸下血本,邀请韩国当红明星金秀贤做品牌代言人,这无疑又为哈韩的年轻人找到了“出口”。资料显示,锐澳今年计划销售700万箱,而冰锐的销量已经突破900万箱!

聚焦预调酒的三个“爆点”

  第一个爆点在于是否真的具有消费基础。从产品属性来看,预调酒具有快速消费品的特点,适用于现饮场合,而且包装简便多样,甚至还有易拉罐等,真正考虑了受众的消费需求。而从口味来看,各种风味的水果调和不同口味的基酒,既有水果的清香和健康,又有酒精的刺激和酷爽。难怪此酒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泡吧族的青睐。从文化属性来看,这种既轻柔又刺激的混合酒,符合年轻人所推崇的文化,成为一种时尚的代名词。从消费群特点来看,预调酒销售对象更多是年轻人和女性消费者,他们更加喜欢这种自由、轻松、欢快的酒。因此,预调酒具有庞大的消费基础和个性化的消费特点,其市场前景喜人。

  第二个爆点在于是否具有较大利润空间。记者接到很多询问预调酒利润空间的问题,也对此做了一番调查。客观来看,预调酒给经销商的价格一般在5—7元/支,商超的售价可能在12元左右,而酒吧、夜场等终端可能到20~30元左右。无论从哪个环节来看,预调酒的价格远低于常规的干红干白,而走量更是干红干白所无法比拟的。假设两者预期利润都是100%,预调酒庞大的销量则让这部分利润显得更加亮眼。这也是目前很多酒商追预调酒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爆点在于是否具有更远大的发展前景。信息显示,2003年中国预调酒市场容量是2亿元,而到2013年,已经突破10亿元,到201 5年预计市场容量可能突破30亿元,而该行业在中国市场上尚处于起步期,因此,很多人预测预调酒前景一片光明!

泼泼冷水:审慎对待预调酒

  诚然,预调酒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成为酒业“寒冬”下的一抹暖色,很多企业和酒商都希望借此能重回正增长。但是,预调酒的膨胀速度有点让人瞠目结舌,这种膨胀里面有太多非市场性的原因,这对于预调酒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必须要清楚看到,预调酒在整个酒水品类里面更多属于个性化产品,也就是说,它最终的市场地位应该是对主流酒种的一个有益补充,而不能取代干酒的地位。因此,审慎看待预调酒的火热,必须要认清其基本属性。

  当前预调酒的大热,有着人们对暴利的投机心理,希望借此能“短平快”的吃掉第一口“蛋糕”。但是这个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加上预调酒的价位不高,进入门槛很低的特点,大热的结果必然是带来激烈的价格战,而在这样严酷的形式下,所谓“暴利”,恐怕也很快成为微利甚至无利。

  而对于已经运作预调酒的企业和酒商来说,当下的任务,最直接也是最迫切的就是建立品牌壁垒。比如百加得的冰锐,已经初步形成了品牌优势,确立了较高的地位。确立品牌优势的目的有三:其一,保证你的产品在当下激烈竞争中不掉队。其二,确立未来市场竞争的品牌优势。其三,抢得未来预调酒品类市场的最大“蛋糕”!

起泡酒,“年轻态”!

  2013年我国进口起泡酒共8,702,410升,同比增长37.78%,进田额为64,783,218美元,同比增长6.75%。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起泡酒总额为37,030,653美元,而这个数字已经超过进口散装酒,一举成为进口酒市场的第二大板块,让人惊艳。

  起泡酒的崛起与中国现在消费文化息息相关。“我们认为中国起泡酒市场发展的真正潜力在于年轻的职场人士,他们将起泡酒与庆祝、名望、放松休闲及朋友聚会相连。”法国酩悦轩尼诗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贝靖康认为,起泡酒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难发现,起泡酒仍然属于目前“轻”酒的一个品类,它的消费人群集中在年轻人和女性消费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给火热的起泡酒“退退烧”

  必须要承认,起泡酒的兴起有着必然性:行业负增长情兄下,起泡酒是葡萄酒市场的一支奇兵,人们希望借此能走出低谷;在饮酒习惯和消费方式巨变的行业环境下,起泡酒所代表的“轻时尚”,符合了这种转型;在品牌打造上,以香槟为主的起泡酒军团,通过各种途径,“勾引”年轻人,已经初见成效;而在渠道多元化发展方面,起泡酒也走在了前列。

  就像预调酒一样,起泡酒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很多问题。虽然起泡酒热已经形成,但是客观来看,起泡酒目前还不具有席卷整个行业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其销售渠道和网络的单一性。目前起泡酒的主要销售区域还是一些葡萄酒消费比较成熟的城市市场,而从形式上来看,夜场、休闲酒吧、俱乐部等是其主要销售渠道,这与我们所认知的葡萄酒销售的主流渠道,还有很大差别,更多是一种行业的补充。

  综合来看,当前起泡酒的销售渠道还集中在一些新形态渠道中,传统渠道对其接纳能力和效果还有待市场的检验;起泡酒的价格相对干酒来说比较低,如果盲目上产品,很可能会对市场价格体系造成冲击;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可能会趁机“捞偏门”,要谨防对行业造成不良的影响;起泡酒在增长,但消费者对于起泡酒的理解还不够,缺乏长期牢固的消费基础。这些都是起泡酒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我们期待起泡酒能一飞冲天,但坚实的市场基础更加重要!

“轻”酒风暴下,我们的融入和坚守!

  以预调酒、起泡酒为代表的“轻”酒风暴已经刮起,在行业内造成巨大影响,符合当下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这是大势!但就像孪生姐妹,由“轻”酒风暴衍生出的问题也如影随形,让我们在激动之余,不禁忧心忡忡。对待“轻”酒风暴,我们要融入,也要坚守。

  客观来说,“轻”酒受宠的根本原因来自于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人们更加崇尚自由、个性、时尚的消费方式,对于传统,很多人偏激到抱着“摒弃”的态度,随着80后一代成为社会消费结构的主力军,这个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对于葡萄酒来说,这种消费层面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必须要去接受,融入到这种消费方式,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我们必须对此有个清醒的认知。基于预调酒和起泡酒带来的“轻”酒风暴,更多是一种补充,这就要求我们审慎对待,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和酒商来说,葡萄酒的提升和市场空间的释放,更多还是来自于占据主流的干酒起量。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要坚守!

  我们融入的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我们坚守的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必然性,而这就是最考验企业和酒商的地方!


上一篇:中国酒庄酒,“个性化”可否赢取市场新占位?
下一篇:新时期,酒商需要摸准消费新脉搏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