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打造国产葡萄酒形象的“三部曲”

2014/11/18 17:36:53 浏览:1343人  收藏

  葡萄酒虽然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历史当中,但是葡萄酒营销发展一直处于萌芽阶段,就像一颗蕴含生命的孢子,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里埋了2000多年。直到张裕率先打破僵局,中国葡萄酒产业才进入了大发展阶段。但与国际葡萄酒相比,国产葡萄酒文化沉淀的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让国产葡萄酒真正被消费者认可,选择清晰的定位,打造国产葡萄酒价值形象是中国葡萄酒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品牌形象时代——灵活传播是助力

  据相关调查,在购买葡萄酒的中国消费者中,只有4%的消费者非常了解葡萄酒,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认知不够清晰。也就是说现在大部分消费者对如何选择葡萄酒还不够了解,只能从产区和包装上来判别葡萄酒的好坏。但实际上产区和包装并不是评价葡萄酒好坏的根本标准,而是要回归葡萄酒品质的本身。以白酒为例,评价某一款白酒是不是好的酱香型白酒并不只是看是否产于茅台镇,而是通过颜色(清澈透明,色泽微黄)和味道(酱香突出,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来评价。因而提升国产葡萄酒的品质才是一个行业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

  对国内生产企业来说,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首先,从品质感的层面打造品牌形象。比如参评世界葡萄酒大赛,与国外一流的酒庄进行联合,成立世界葡萄酒研究协会,进行中外友人的高端品鉴会等。其次,通过活动推广、媒体宣传等提升品牌形象。国内葡萄酒企业的营销方式现在主要为硬广、品鉴会和赞助的方式,但葡萄酒企业的活动一直不温不火,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张裕和长城都发起过与国外酒庄联合的新闻事件,却一直没有形成足够的传播音量。同时在新媒体上,国内的葡萄酒企业基本仅限于网络媒体的发稿,没有更加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的连接性,没有造成圈层间的传播。

  品鉴会等传统的市场活动经过历史的检验,对于品牌塑造有一定作用。所以常规活动仍需要继续开展,但是要通过对活动内容及传播的升级,完成常规活动传播力的进一步提升。其中活动内容设计需注重两个方面:首先,由传统的单点事件营销向链式事件营销的转变。一个活动设计从开始到结束,有很多个环节,其中一些环节可以作为一个传播点去进行过程营销,以品鉴会为例,就可以把一个普通的品鉴会变成一个链式的活动。其次,给每一个活动设计传播热点。例如邀请明星,设计砸劣质葡萄酒、新世界和旧世界葡萄酒“PK”等环节,通过这些吸引眼球的方式,引发消费者传播从而造成广泛的影响力。

  目前,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葡萄酒的传播方式都比较单一,还可以开发运用更多其他的新方式促进与消费者的沟通,以实现塑造品牌的目的。比如在线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引发并扩散事件的影响力。杰卡斯葡萄酒“迎新不辞酒,杰卡斯2014真情定制”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消费者可以上传一张相聚真情时刻的照片,然后设计个性瓶身及颜色等,在企业指定页面定制杰卡斯真情定制葡萄酒。杰卡斯通过这种活动方式有效地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强化了品牌形象。在线下,则可以通过成立葡萄酒研究基金会的方式,为所有在葡萄酒领域做出贡献的人进行颁奖,通过类似活动的形式进一步提升葡萄酒企业的品质感。当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活动,都应该紧贴品牌的整体传播方向,同时广泛发现有传播力的表现方式,这就需要葡萄酒从业人员对市场有深刻洞察和敏锐思考。

葡萄酒干杯

趋同进化时代——差异化定位是关键

  进化论里面有一个神奇的现象,一些完全不相关的物种会进化出一些相同的功能,比如蛇毒和蝎毒、比如昆虫的翅膀。但是,同样有翅膀的昆虫,到底是蝴蝶还是蛾子,我们很容易判断,原因是蛾子的翅膀进化得简单而又粗糙,而蝴蝶的翅膀进化得绚丽而又醒目——所以中国葡萄酒的沟通策略决不能模糊。

  但目前而言,国产葡萄酒整体品牌形象模糊,定位不清晰。国内葡萄酒目前品牌众多,几乎所有的葡萄酒品牌只有知名度,没有品牌认知度。因为消费者还无法明确说出国产葡萄酒各品牌之间的差异,即使张裕、长城这样的一线品牌,消费者对它们的认知也是模糊的。因此,找到并建立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差异化定位,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络,同时也符合品牌传播的特有规律。一线品牌应该抢先树立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建立自己的壁垒。其他葡萄酒品牌,差异化定位后将跳出现在知名度的比拼,完成品牌形象的飞跃,重塑葡萄酒市场的格局。区隔化沟通策略不同于区隔化的定位,它的前提来源于对消费者和市场的深刻洞察。明确产品独特的价值属性,将为企业带来发展良机。以内蒙古汉森酒业为例,汉森葡萄酒在定位“有机”后,产品的价值感更加明确并带来了品牌的提升,品牌的提升自然带动销量的提升。但是,现在汉森借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可以靠“有机”的概念扩大市场,但是如果汉森进军全国,它将与深耕全国市场已久的“有机”定位者威龙直面对抗。那么只是“有机”的概念则略显不足,汉森需要对有机概念再做精研发展,塑造自己独特的有机概念,才可以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寒武纪爆发时代——关注年轻人是重点

  达尔文曾经说过,如果有一个理论能挑战进化论,就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合理解释。中国葡萄酒市场也是一样,现在的传播环境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因为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社交媒体为先导的新媒体形式就相当于传播圈层的寒武纪大爆发。那么,在这个爆发的时代里,国产葡萄酒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一代年轻人的饮酒习惯也在悄然变化,从那种被动的饮酒方式向更生活化、更自由化的饮酒方式上转变,由于葡萄酒兼顾更健康、低度数、流行感的因素,所以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估计未来三到五年,80后一代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一代人对葡萄酒的喜爱将胜过白酒。

  但是现在的国产葡萄酒企业对这些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远远不够,几乎还没有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产品。相反,一些进口葡萄酒却正在发力年轻消费者市场,推出适合年轻人饮用的“轻”型葡萄酒。例如卡思黛乐在今年的成都糖酒会上,针对年轻消费群推出了“菲尝”系列水果葡萄酒,此后斐洌香槟和桃红葡萄酒也成为其力捧的对象。一旦年轻消费群对进口葡萄酒形成了一定的忠诚度,那么未来国产葡萄酒企业将非常艰难。

  为此,我们呼吁国产葡萄酒积极拥抱新一代的年轻消费群体,关注明天的发展。带给年轻人属于他们的产品,以年轻人的方式进行沟通,是做好“年轻”市场的两大关键点所在。

  1.打造年轻人的产品。年轻人最多喜爱的是“轻”型葡萄酒,如水果葡萄酒、起泡酒和桃红葡萄酒。轻型葡萄酒口顺味甜,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同时在包装上,应该注重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与其他葡萄酒“古”的风格区别开,建立流行感和时尚感。澳大利亚的“黄尾袋鼠”就是通过“黄尾”这个象征性的图腾,建立独特的年轻化风格。

  2.用年轻人的方式进行沟通。针对年轻人的沟通内容应该更轻松,更接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购买的并不单单是一瓶葡萄酒,更是一种属于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等情感属性需要附加到葡萄酒上,引起他们的共鸣。还举“黄尾袋鼠”的例子,黄尾袋鼠通过把“黄尾”加在不同的事物(美人鱼、龙虾、飞机)上,在消费者会心一笑的同时,表达了“黄尾袋鼠”的趣味以及那种年轻人“不守规矩”的自由态度。

  在沟通途径的选择上,要针对年轻人更加注重网络和手机媒体的运用,如借助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社区论坛等媒介方式,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传播。从年轻消费者感兴趣的传播点入手,注重传播内容的趣味化和碎片化传播,形成多次分享传播,是影响年轻人圈层的重要方式。

附图:中国葡萄酒市场目前的三个层级

葡萄酒市场三个层级


上一篇:各地酒企活动
下一篇:株洲:工业重镇中的品牌角力市场概况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