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把眼界放宽一些,再宽一些

2014/10/27 17:15:42 浏览:1485人  收藏

  支撑一个商贸公司的核心元素  有三样:产品、渠道和团队。当酒业环境发生巨变时,没有扎实的渠道和专业团队的经销商明显感到吃力,甚至遭到淘汰。其实,渠道和团队都是需要时间积淀的,并非一日之功。相反,作为另一核心元素,产品倒是容易改变,且能给经销商的生意带来巨大的影响。

  调整产品结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笔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很多经销商对送上门的品牌都持小心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培育新品需要时问和资金,另一方面则是经销商看产品的角度较窄。笔者将产品归为以下三类,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肩发。

两个角度看白酒

  我们可以从两种角度来看白酒品类内部的调整。

   按价位。当“三公消费”背后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被抽离后,高端酒不再像以前那样疯狂。从各白酒上市公司公布的2014年半年报可以看到,除茅台营收同比略有增长外(其利润也在下降),其他高端白酒品牌都下滑严重,某些品牌下滑甚至超过50%,这表明日前高端酒的形势依然很严峻。虽然高端商务和政务消费的市场容量在缩小,但普通百姓的消费总量在增加,大众酒潮流不可阻挡。因此,经销商存调整产品结构时,要注重中低价位产品的引进。湖南常德华业饮品有限公司的范总以前靠做国窖总代获得发展,但由于国窖市场销量下滑,就把原有的中低端品牌枝江重新拾起来,成立了专门的枝江品牌事业部,并将公司的部分资源向枝江倾斜,争取把该品牌打造成公司的另一重点产品。当然,经销商可以“俯下身捡麦穗”,也可以“抬起手摘节果”。高端酒形势的不乐观导致代理门槛降低,对于有实力但一直未能接触一线名洒的经销商来说,这是一次“攀高”的机会。湖南长沙县腾盛商贸的罗总即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他以中低端白酒为主,也曾经代理过一些次高端品牌,但一直没有机会代理一线名酒品牌。今年,罗总刚把水晶瓶五粮液的代理权拿下。“首先,我们不会放弃原有的品牌。其次,我们借这次调整期签下五粮液的代理权,就是要把高端酒做起来。虽然日前并没有多少利润,但我相信未来市场肯定会转暖。”

  按角色。产品结构中每个产品都有其不同的“使命”,不仅仅是高、中、低价位这么简单。按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两个维度可划分为明星产品、成熟产品、小众产品和库存产品。其中明星产品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都较高,通过掌握这种产品,可顺势建设自己的渠道和团队;成熟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但因长时间的运作,利润率较低,这种产品可以薄利多销.最重要的是凶为畅销,所以可以提供给公司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小众产品的利润率很高,但受众而较窄,市场占有率较低,这种产品是公司要培育的产品,选择其中一款有潜力的产品,增加投入将其发展成明星产品;库存产品则是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都较低的产品,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有可能是过气的明星产品,对于这种产品,经销商应该及时清理掉,否则会成为公司的累赘。经销商必须分清每个产品的角色,并且有意识地增加和剔除产品,才能让公司持续地发展下去。比如说,在有明星产品的时候,就要思考培育哪些新品能成为下一个明星产品。每个明星产品都有成熟、衰落的一天,如果没有事先培育新品,那么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躁动的葡萄酒、啤酒、预调酒

  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不妨把眼界放宽一些。很多白酒经销商困在白酒的小圈子里,琢磨、寻找哪些品牌有发展前景,却不知道走出圈子,看看白酒以外的酒类产品,比如进口葡萄酒。2013年进口葡萄洒的数据显示,受中国酒业大环境的影响,进口葡萄酒在总量和总额上的数据略微有所下降,但仔细分析会看到,散装葡萄酒下滑严重,而原瓶装酒在进口总量和总额上都有所提升,这说明进口葡萄酒行业在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反观白酒,无论从产能、销售额以及税收上,白酒都占据了七成左右的份额,已处于饱和状态。其实,从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葡萄酒的消费群体日益增多。在中国,葡萄酒素来是以浪漫、有情调的标签出现在人们的观念里,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务宴请场合上出现了葡萄酒的身影,这意味着葡萄酒的消费领域在扩大,其市场份额必然也会增加。

  啤酒行业的增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拥有巴西世界杯的2014年,整个夏天到处充斥着各大啤酒品牌的广告,销量也非常可观。相比白酒行业,啤酒行业的品牌集中度更高。2013年,华润雪花、青岛啤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啤酒五大啤酒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75%,突破80%指日可待。但这并不意味着啤酒没有发展空间了。据盛初(北京)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王朝成分析,高端啤酒的发展趋势很好,国内几家啤酒大佬将联合提价,利润空间会相应提升。此外,代理一款白酒是要受到销售区域限制的,跨过了销售区域就是窜货。因此,某些地方强势品牌的经销商不可能做大。啤酒则不同,它划分给经销商的区域非常大,给了经销商足够大的成长空间,且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代理商。代理啤酒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在白酒销售淡季时不至于让渠道、团队闲置,从而提高渠道效率。从记者拜访过的经销商来看,在当地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产品结构大多是多白、一红、一啤。例如浙江嘉兴地区前三位白酒经销商,手里就分别握有国内三大啤酒品牌的代理权。

  在酒类当中,目前还有一个酒种增长速度很快,即预调酒。一些资历较老的白酒经销商可能还不清楚什么是预调酒。简单来说,预凋洒就是预先调制好的鸡尾酒,价位存10~20元,含3%~7%酒精,酒体呈现五颜六色。它的目标消费群体是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包括在校学生、都市白领等。据调查,仅锐澳和冰锐两个品牌去年在全国的年销售额即突破了10亿元。预调酒的热销源于多个层面。首先,从产品本身来讲,较低的价格和酒精度、丰富多彩的洒体颜色和清新亮丽的包装设计,满足了年轻消费者追求时尚、彰显活力的心理需求。其次,借助《爱情公寓》等青春热播剧,以及大牌影星周迅代言等营销手段,使得预调酒的饮酒浪潮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摆脱了只在夜场、KTV等场所销售的惯例,开始向超市铺货。这意味着预调酒已经不再属于小众产品,而是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大众消费群体。日前也有很多经销商开始关注起预调酒,成为其产品结构中的一员。

饮料、矿泉水的加入

  我们不妨再把眼界放宽一些。除酒类外,经销商还可以加入一些饮料产品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结构。例如浙江湖州地区的李总就代理了加多宝。李总代理加多宝的初衷是缓解白洒销售的压力,不过后来发现,这款凉茶饮料的加入同样给白酒的顺势导入创造了条件。在一些B、C类餐饮店,凉茶是必不可少的饮料之一。而目前国内畅销的凉茶品牌只有少数几个,加多宝即为其中之一。李总很容易就将加多宝导入该渠道,与客户建立良好客情关系后,顺势也将自己的中低端白酒导入,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除饮料外,矿泉水也是经销商的选择之一。例如湖南常德的汪总在今年代理了一个矿泉水品牌,作为公司目前培育的潜力股产品。近几年矿泉水的销售额在增加,而且其价格也在不断提升,整个品类的发展趋势非常好。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可贵,碳酸类饮料的市场份额将慢慢萎缩,而矿泉水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到有鱼的地方捕鱼”,当整个矿泉水品类的发展趋势向好时,代理矿泉水无疑会让公司更容易获得快速发展。

  记者从三个视角梳理了一下经销商在调整产品中可以人手的方面。可以看到,经销商的选择范围很广,不应拘泥于狭小的白酒圈子。正如前文所言,支撑经销商公司的三要素之间是互相关联的,没有配套的渠道网络和专业的业务团队,即便是很容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也会无人问津。比如,依靠高端酒的团购资源去运作中低端酒,无疑是行不通的。因此,经销商在调整产品结构时一方面要放开眼界,大胆尝新,另外一方面则要根据渠道筛选产品,或者根据产品属性完善渠道。这正是调整期经销商变革的一体两面,都不可偏废。


上一篇:超商在“折腾”什么?
下一篇:“献王”携手第14届河北省运动会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