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行业资讯|酒志公告|酒志活动|糖酒会|

行业资讯

迎接“拐点挑战”

2014/10/14 16:01:03 浏览:1892人  收藏

迎接“拐点挑战”

  2011年的时候,记者与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会长王琦聊到行业发展的话题,他认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可能会经历3年的发展低谷期,到2014年底,这种局面有望改变。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量同比增长6.17%,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3%,行业下滑的局面得以扭转。而以张裕、长城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第二季度都有不错的表现,重回正增长。葡萄酒行业止跌让人们长出了一口气,在庆幸之余,我们不禁要思考,这会否成为葡萄酒业发展的一个拐点呢?

止跌完成,重回正增长的背后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葡萄酒重回正增长的原因:

  首先,产品结构调整是葡萄酒扭转颓势的关键。这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中低端产品的销售占比提升;其二,加大了畅销品类的市场推广。以张裕为例,今年3月份,张裕推出了数十款中低价位的产品,目标直指线上销售渠道和年轻消费人群。这虽然降低了企业毛利率,但对于扩大整体营收和增加产品覆盖面有着极大的帮助。而在特种葡萄酒推广上,威龙加大了有机葡萄酒推广力度、张裕确立了起泡酒和白兰地的发展战略,这些都是行业止跌的重要原因。而在畅销品类推广上,中粮进行产区整合,增加了天赋葡园这一重要产品的开发,包括宁夏云漠酒庄在内,都有规划不同产区的天赋葡园系列,无疑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空间。而张裕在其解百纳的推广上也采用了同样的办法,为了丰富解百纳的产品体系,张裕以其6个葡萄产区基地为主,推出高性价比产品,也是增加畅销品类销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其次,网络精耕和“去库存化”,加速业绩反弹。行业一直以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渠道压货;而近两年的下滑,同样是因为渠道“滞胀”。这种状态下,很难要求经销商继续打款进货,直接后果就是看起来企业发展数据很不理想。值得肯定的是,葡萄酒的消费增长并没有停滞,相反,还稳定保持了12%左右的增长,这就给了经销商一个渠道下滑的时间,也就是我们说的“去库存化”。到今年上半年,经销商压货的问题基本解决,葡萄酒的产销链条也将回归正轨。而网络精耕带来的销量提升同样来自于消费的增长。现在在一些发达的县市,甚至是乡镇,都开始消费葡萄酒,这使得企业和经销商的渠道精耕和网络下沉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进而提升销量。从具体企业来看,张裕成立了中小酒店直供管理公司,设立了兰州、银川和咸阳三个直供公司,增大了与西部市场的黏性,配合张裕的西部产区建设,初见成效;而长城也进一步明确了各类产品的主推渠道,增加营销的针对性;威龙也通过建设联系点市场制度,拉近了与市场的关系,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一手信息,并相应在销售上作出调整。

  再次,在成本控制和费用开支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向成本要效益。在葡萄酒高增长时期,成本控制和费用节省难入大企业的“法眼”,而在当下,这项工作却尤为重要。记者从侧面了解到,借助行业发展放缓的由头,很多企业整合销售队伍,裁减了销售人员,同时对于重点区域市场,重新进行销售人员布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须要提消费市场的稳步提升,这是葡萄酒走出下滑、重回增长的根本原因。即使行业出现一些不利的局面,只要消费者没有抛弃葡萄酒,那它的未来就是光明的。

推而广之,行业拐点出现可期

  种种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产业止跌完成,重新回到正增长的发展路径上来。但是我们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进口酒的冲击等外部因素之外,行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葡萄酒市场会朝着以下三个趋势发展。

  首先,目前的市场状况不会一下子改变,已有问题的消化还需要时间。其次,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目前葡萄酒主销区集中在东部,特别是葡萄酒进入家庭消费,东部也相对领先,但近几年,已经出现市场从东部逐渐向西部及其他区域扩展的趋势,市场面进一步扩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葡萄酒的消费量在稳步提升。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进一步提升,消费一直保持稳定的上升态势,这是行业的最大利好。

  客观来说,葡萄酒行业发展迎来“拐点”是不充分的,因为这种转变目前来看还是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其影响面、深度、持久性还有待接受市场的进一步考验。但值得肯定的是,葡萄酒发展止跌、龙头企业重回正增长给目前的行业发展注入了一阵“强心剂”,成为行业“严冬”中的一股“暖流”!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激发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热情,让葡萄酒产销链条有效运转起来,就是行业所面临最大的挑战!

  从上文分析不难看出,葡萄酒行业止跌的原因既具有个体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产品结构调整是目前整个行业都在做的事情,张裕、长城等企业开发中低端产品、加大畅销产品占比、推出特种葡萄酒等,其他企业同样可以做。而一旦这种调整的市场效果出现,那么行业性的“拐点”必将出现;而渠道精耕和经销商的“去库存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调整完成后,渠道对于产品的需求将会重现曙光,这也是行业走出困境的重要原因;而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费用缩减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将会增加利润率,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销量的稳步提升,将会是加速行业拐点出现的最雄厚基因。因此,行业拐点的出现是必然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群策群力,迎接“拐点挑战”

  面对当下局面,我们要做的除了坚定信心,还必须完成几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拐点到来后,重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首要的问题就是质量,这并非老生常谈。经过这一轮的低谷以及进口酒的冲击,我相信葡萄酒企业对于质量口碑都有切肤之痛。进口酒的兴起跟消费者认为国产葡萄酒质量“不靠谱”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而这个问题影响深远,即使迎来拐点,没有过硬的质量,甚至仍然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拐点也只是昙花一现,而且势必会把葡萄酒产业重新拖入深渊。尤其要提醒现在的酒庄酒,不要只是把酒庄当成概念,它必须代表高品质,否则,酒庄酒只会成为笑谈!

  要解决消费价格和销售价格无法对接的问题。葡萄酒迎来拐点的最根本原因肯定是消费增长,消费与销售最直接的对接点就在于价格。葡萄酒必须摒弃“暴利”行为,让销售和消费对接,迎合消费需求和市场转变,才能真正“笼络”消费者的心,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尝试异地扩张和多渠道模式的探索也将会是决定行业地位的关键。很多企业天真地认为自产自销,抓好产区市场就够了,但现实是葡萄酒的主销区往往都不是主产区,葡萄酒并非一个“关起门来自己玩”的产业,它要参与整个酒水市场的竞争,市场面和渠道深度仍然是考量企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葡萄酒必须要走出来,获得更广层面的消费者认可,才能保证发展的原动力。

  最后,请正确认知消费者!很多企业还认为消费者不懂酒,针对消费人群的推广是无用功,这种观点显然是错的!消费提升来自于认知的提升,而消费人群的构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消费者多一些耐心和引导,市场也必然会还你一个惊喜,这是“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基本特征!


上一篇:为酒商发展注入正能量——安徽论坛大商对话精彩呈现
下一篇:五大酒企运作定制酒的秘密,解密定制酒发展方向

注册|登录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