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仁怀县人民政府又迁回中枢镇,中枢区区工所迁至茅台镇,茅台镇再次成为乡级镇。
由于1968年茅台酒厂领导班子的“靠边站”,尽管广大工人坚守生产岗位,没有停产 .但生产积极性还是受到了严重打击,加之所谓“大批判开路”等一套“左”的活动,使企业管理陷于严重混乱之中。有章不循,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也令科学试验的成果无法在生产上全面推行,企业亏损的情况连年发生。
20世纪60年代,内销茅台酒的“三大革命”背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直沿用至80年代初期。背标内容为:
“茅台酒是全国名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三大革命运动,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具有醇和浓郁、特殊芳香、味长回甜之独特风格。贵州省茅台酒厂 年 月 日”。
1968年产量为338吨,其中出口销量为72.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