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学术论文

把握创新本质 才能创造白酒业颠覆式奇迹

2015/5/10 17:41:49 浏览:1758人  收藏

把握创新本质 才能创造白酒业颠覆式奇迹

  中国白酒遭遇行业整体萎靡,再加上互联网的风生水起,于是创新成了一度最为热门的话题,但对于中国白酒企业究竟如何创新呢?其中的奥妙与规律在哪里呢?

一、创新分为渐变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两种。

  1.所谓渐变式创新,就是对原有模式、产品进行改良的创新,这种创新是无法产生一个颠覆性的市场。渐变式创新一般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大企业尚可能够笑到最后,因为资源丰富、品牌能量巨大,任何一个模仿或跟随者,无论付出多大成本或代价,都难以超越他们。如果小企业如此,一般更是难有作为,这就是为什么在白酒行业中,小企业总是说自己的产品包装档次、产品酒质、价格都比大企业有竞争力,但是就是没有市场作为。

  2.所谓颠覆式创新就是对主流市场、固有规律进行破坏的创新。颠覆式创新多来自非主流市场,在大企业、行业眼光之外,通过满足某一特定人群的需要,也通过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一种颠覆式能力,甚至威胁到大企业的市场。颠覆者之所以能够颠覆,不是因为他去抢占了大家尤其是大企业的主流市场,而是别人根本不在意或根本看不上的鸡肋市场。但恰恰是这种在大企业认为难以获利的市场,如果颠覆者能够通过创新找到盈利的办法,就找到了颠覆领先大企业的命门。

二、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快速成长,多源于这种颠覆式创新,采取不对称竞争策略实现的。

  其实,最有价值的竞争就是利用不对称进行竞争,我们根本和你们不一样,即创造新的生存空间或方式远离直接竞争,这既是竞争的特性,也是颠覆式创新的美妙。如洋河在中国白酒界,一直被视为传奇式的企业,它们的成功恰恰是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由弱变强,进而变大,甚至威胁到行业老大、老二。洋河蓝色经典在产品功能上创造新型工艺技术,创造出“绵柔型”口感;在产品设计上一改既有白酒行业流行的“红黄金”流行色,开创蓝色为主色调的先河;在消费者营销上,一改白酒行业以渠道为主的终端盘中盘的竞争模式,采取以消费者公关体验为主的“消费者盘中盘”模式。洋河的成功与快速发展引起行业的争先模仿与复制,绵柔热、蓝色热、公关热等,无论行业专家无论怎样宣传“布道”,都难以创造第二个洋河出来,因为成功一定是颠覆出来的,不是复制出来的。

  所以,无论你是名酒还是区域小品牌,不能形成自身企业独有模式时,在行业处于增量竞争时代,可能活得比较滋润,一旦行业变迁,便遭遇经营窘境。

  但是,若想依靠复制创造成功,那是通过跨界复制,再根据自己行业的特性进行创新改良而创造成功的。如小糊涂仙,复制的是家电模式,一度也创造了糊涂传奇。再如,白酒行业中的江小白,可以说借鉴了手机行业里的小米模式,进行改造改良创造出白酒界的江小白模式。三、颠覆式创新往往难以出现在大企业,多源于对固有系统的过分依赖,难以从既有模式、价值网中独立出来。

  成功企业往往容易对既有成功经验或模式形成组织性的系统依赖,这种依赖导致大企业即便看到机会,也难以转型。因为颠覆式创新多是从既有模式、价值网中独立出来,重新塑造新的体系或价值网,是一种系统再造式创新。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增长绝对是被排在经营第一位置,规模增长、利润增长、市值增长,三者取其一或全部。战略不同,增长点取舍也不同。面对增长,企业高层或董事们多不愿意革自己的命,一改既有模式业务的美好前程,进而创新模式或价值网。导致企业多在既有系统下打补丁,是微创新,而非创造新系统。但对于大企业来说,颠覆式创新并非不是不可能。除非大企业也愿意在内部采取破坏性竞争,以产品为核心,以全新组织,用全新体系与逻辑打造全新的市场,进行试验,一旦成功,再融合进原有的体系组织中。但是有多少企业愿意这么做呢?微信的成功是一个案例;惠普复印机转型是一个案例;泸州老窖的柒泉模式是一个案例。

  这里补充一下,营销界流传的在既有系统或模式上的微创新或迭代,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在企业从低增长阶段向高增长阶段所需的创新。一旦增长遭遇瓶颈,微创新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尝试创造新的系统与既有系统竞争。


上一篇:迎驾成功过会,我们该向“徽酒”学什么?
下一篇:目前我国的白酒销售模式是什么,未来又会有什么新的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