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各大葡萄酒公司的2014年年报和2015年一季报相继出炉。在行业弱复苏的回暖期,各大上市酒企的报表或者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这段时间内的行业走势。面对高端产品需求萎缩,百姓消费崛起的市场环境,各大企业在过去一年进行的一系列调整是否有了成效?各企业的营收下滑趋势是否有所缓解?接下来的一年,各个企业又制定了怎样的战咯?市场又将走向何方?让我们一同从企业报表的数据中寻找答案吧!
张裕:营收下滑有效遏制,多酒种全面发展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报主要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14年 | 2013年 | 本年比上年同期增长 | 2012年 | |
总营业收入 | 4,156,727,525 | 4,320,984,572 | -3.80% | 5,643,530,5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77,707,711 | 1,048,185,927 | -6.72% | 1,700,928,117 |
葡萄酒营业收入 | 3,201,368,831 | 3,331,522,647 | -3.91% | 4,224,370,716 |
白兰地营业收入 | 813,417,868 | 818,691,968 | -0.64% | 857,170,490 |
2015年一季报主要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14一季度 | 2014三季度 | 2015一季度 | |
营业收入 | 1,508,515,994.00 | 890,560,257.00 | 1,825,212,207.00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457,522,651.00 | 160,970,139.00 | 530,248,397.00 |
2014年,受到国内葡萄酒需求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和高档葡萄酒需求持续萎缩的影响,张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较去年下降了3.80%,未能达到年初制定的力争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46亿元的目标。但是相对于上一年度同期23%的下滑,过去一年,张裕有效遏制了营收下滑趋势。
葡萄酒和白兰地是张裕的两大主营业务,2014年,张裕公司销售葡萄酒71854吨,相比2013年增长5.7%,销售白兰地37462吨,相比2013年减少0.67%。两大主营业务在2014年分别实现营收3,201,368,831元和813,417,868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减-3.91%和-0.64%。报告期内,张裕公司白兰地产品销售较为平稳;普通干红葡萄酒、甜葡萄酒和起泡酒销售数量同比小幅增长;售价较高的酒庄酒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继续不同程度下降。综合以上因素,张裕的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降。
年报中指出,面对不利经营环境,公司在2014年继续实施了“稳步发展中高档葡萄酒,大力发展低档葡萄酒、白兰地以及自有品牌进口酒”的经营战略,在努力促进原有中高档葡萄酒发展的同时,将营销资源向适应市场需求的中低档葡萄酒、白兰地以及自有品牌进口酒进行了适当倾斜,为遏制营业收入下滑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公司将实施以葡萄酒为主、多酒种全面发展的战略;积极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和销售模式,扭转高档葡萄酒销售下滑趋势;大力发展中档葡萄酒和白兰地,加大超泡酒推销力度,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品种丰富,高性价比的产品。2015年,公司将力争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44亿元。
2015年第一季度,张裕公司的营收和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都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分别增长20.99%和15.90%,增长趋势看好。
中国食品:酒水销量及收入双向增长
中国食品2014年年报主要数据(单位,币种:百万港元)
主要会计收入 | 2014 | 2013 | 2012 | 本年比上年同期增长 |
总收入 | 26,742 | 26,218 | 30,878 | 2% |
酒品类业务收入 | 2,139 | 1,835 | 4,014 | 16.5% |
饮料业务收入 | 12,568 | 11,274 | 11,116 | 10.2% |
2014年,中国食品的酒水业务销量和收入都有所增长,分别增长28%和16.5%.但是毛利率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主要是销售结构不佳,加上为各分销渠道消化库存导致较低产量,单位固定成本较高带来的影响所致。由于销售政策的优化提高销售费用使用效率,同时加强管理费用的管控,中国食品酒类分部的亏损由4.55亿港元大幅下降至1.16亿港元。
过去一年,中国食品在葡萄酒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加强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APEC等会议来塑造及强化长城葡萄酒“国宴饮品”的形象,并配合体验式营销,举办多次酒庄体验游和社区、写字楼的品鉴体验会,刺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兴趣。产品策略方面,突出不同产区特色,打造多产品线系列,建立产品线项目组,重点关注主线产品的发展。在客户关系方面,中国食品优化客户布局,建立新型厂商关系,落实方案制合作模式。同时,加强对空白市场的分销和覆盖,推动全方位渠道发展,积极拓展新兴渠道。
年报指出,2015年,中国食品酒品类仍然会以终端出货为导向,围绕长城品牌为国宴用酒展开品牌传播,并继续通过体验式营销来让更多的消费者爱上葡萄酒。
中葡股份:成品酒收入增加,年度盈利目标实现
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报主要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2014 | 2013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 | 5.23亿 | 5.52亿 | -5.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4047.96万 | 1572.87万 | -33.37% |
主营业务之酒业类营业收入 | 4.59亿 | 4.35亿 | 5.62% |
2015年一季报主要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2014一季度 | 2015一季度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成品酒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 | 76,278,844.04 | 54,975,591.58 | -27.93% | 15.33%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24,156,240.32 | -51,867,629.62 | —— | —— |
中葡股份2014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葡萄酒销售收入459,602,912.58元,其中成品酒收入增加10.91%。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调整的市场环境,加快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管理效益,强化成本控制,虽然营业收入较2013年略有下降,但是成品酒销售仍然保持了稳健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479,624.59元,实现了年度盈利目标。
2014年,华东、华北以及新疆地区依然是中葡股份的主要销售区域,另外,东北地区在过去一年的销售也有40%多的增长。尼雅是中葡股份旗下最为重要的葡萄酒品牌,年报提出,未来公司还将坚持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尼雅品牌的宣传力度,精心打造尼雅生态产地的品牌形象,强化品牌运作,立足成熟市场,面向全国进行布局。抓住营销与研发两个关键环节,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营销体系建设,搞好营销队伍的建设,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口,推进区域管理制度,完善电商等多类渠道建设工作,通过精耕细作区域市场和塑造样板市场,扩大市场的覆盖率,提升整体销量。
2015年第一季度,中葡股份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27.93%,主要是上期出售投资性房地产获取收入所致。报告期内酒类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成品酒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5.33%。
莫高股份:两大法宝助理营收增长
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报主要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2014 | 2013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 | 3.25亿 | 3.64亿 | -10.85%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1710.34万 | -8275.55万 | —— |
主营业务之葡萄酒产业收入 | 20709.47万 | 1.88亿 | 10.20% |
主要业务之大麦芽 | 7.02万 | 6396.17万 | -99.89% |
莫高股份在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2,517.3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85%,其中葡萄酒产业实现收入20,709.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20%;大麦芽实现收入7.0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9.89%。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0.34万元。在报告期内,莫高营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85%,主要是公司麦芽厂停产,大麦芽营业收入减少6667.48万元所致。
过去一年,莫高对现有产品进行了梳理和简化,产品保有量控制在了200款左右,黑比诺及冰酒依然是公司市场制胜的“两大法宝”。在此基础上,莫高加大了全国招商力度,围绕区域市场进行了精准招商,并在打造样板市场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公司将浙江确定为经销市场的样板、西安确定为直销市场的样板,这两个市场在网络建设、品牌落地、市场占有率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莫高年报对未来发展战略也做出了说明——坚持“开放的莫高、走出去的战略”,以“酒业、药业、环保产业”三大产业进行扩张提升,其中酒业优先发展,药业稳固发展,环保产业创新发展。葡萄酒产业打造“双核心”(武威莫高庄园,兰州莫高国际酒庄)、“双引擎”(武威、兰州酿酒厂)、“双高地”(武威产区高地,兰州品牌高地),加快拓展全国市场步伐。
通葡股份:经典升级,营收递增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201 3年年报主要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2014 | 2013 | 2012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 | 10,979.4万 | 8497.26万 | 8421.78万 | 2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22.8万 | 986.59万 | 1311.44万 | -77.41% |
从报表数据来看,通葡股份在过去一年取碍了比较理想的销售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0,9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9.21%;实现净利润222.8万元,比上年下降77.41%。年末总资产达到76,353.1万元,净资产68,651.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0.63%。
始建于1937年的通化葡萄酒公司,在2014年对原有的经典品牌进行了升级,并在高端葡萄酒产品方面做了新的尝试。2014年,通葡立足于高端葡萄酒产品的开发,陆续隆重推出“北冰雪窖”、“12星座”等高端葡萄酒新品,并倾力打造新“红梅”品牌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借此提升公司整体产品力和品牌力。
年报中,通葡股份给出了公司2015年的年度计划,确定2015年度销售收入计划为2.5亿元,利润计划为500万元。
通天酒业:华东地区销售稳定,整体增长过半
中国通天酒业集团有限公司201 4年年报主要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2013 | 2014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收入 | 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 平均售价(千元/吨) | 收入 | 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 ||
甜葡萄酒 | 1.19亿 | 68.1% | 15.1 | 1.51亿元 | 53.1% | 26.7% |
干葡萄酒 | 5608万 | 31.9% | 22.3 | 1.28亿 | 45.0% | 129.7% |
合计 | 1.76亿 | 100% | 16.8 | 2.79亿 | 98.1% | 58.5% |
2014年,通天实现营收2.86亿元,其中甜葡萄酒和干葡萄酒总收入为2.79亿元,白兰地收入560万元,2014年总体收入相比2013年同期增长62.7%。从年报可以看出,通天的销售收入和主销区域相对稳定,华东地区为销售总收入做出了最大贡献。2013年,通天收购白洋河60%的股权,为其带来了很好的机遇,进一步完善了销售渠道和网络,并经过一系列努力,在2014年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报指出,目前通天在吉林地区已经建成了一座“通天酒庄”,生产酒庄酒,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在2015年,预计行业将会逐渐走出行业周期的低谷,通天将锐意持续集团的盈利能力。
银广夏:葡萄酒业务仍需进一步“恢复”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报主要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2014 | 2013 | 2012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 | 838.65万 | 1069.43万 | 376.49万 | -21.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17.28万 | 358.19万 | 3.65亿元 | -67.26% |
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38.60万元,比2013年下降21.59%;净利润105.86万元,比2013年下降7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28万元,比2013年下降67.26%。
银广夏公司2014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838.60万元,低于1000万元,年报中对此作了重大风险提示。虽然公司是较早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发展酿酒葡萄规模化种植与加工企业之一,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葡萄酒业务曾一度停滞、错失了发展良机,2012年下半年才恢复生产。而公司原有商标易手,新注册的“詹姆斯酿”和“银广夏”商标处于始创阶段,市场知名度低,推广仍须时日,加之销售渠道单一,专业销售人员匮乏,对产品销售造成了很大影响。
因此,银广夏公司计划自2015年起对现有葡萄种植基地进行分步改造,调整品种结构,加快销售网络和渠道建设,逐步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宣传力度,2015年力争实现1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为今后葡萄酒的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年报研判
2014年下半年开始,葡萄酒行业整体收入及利润出现小幅回升态势,行业出现微弱复苏的迹象。各大企业的年报也都呈看涨趋势,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回暖。
综合各大企业年报,可以发现2014年国产葡萄酒行业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行业呈现弱复苏迹象,回暖悄然进行。无论是下滑趋势有效遏制,还是营收增长,都表明整个行业经历了过去两年的调整之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大众化的中低端产品成为各大酒企普遍的“救市”载体,并且效果显著。虽然以上几家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在新的市场走势之下,强调性价比成为企业顺势拓展市场的必由之路。
第三,品牌化依旧是国产葡萄酒企业强调并且努力践行的思路。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费潜在市场,目前,世界人均葡萄酒消费量约为7升,而我国人均消费量不足0.5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WSR)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将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从长远来看,随着国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会有越来越多消费者追求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人们会更加青睐与消费潮流高度契合的葡萄酒,从而持续不断地扩大对优质葡萄酒的需求,这决定了我国葡萄酒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特别是性价比较好的中低档葡萄酒可能出现更快增长。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将长期共存的情况下,具备强大品牌影响力和营销能力,能够抓住机遇、积极调整,充分利用新兴和传统两类销售渠道,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适时提供较好性价比产品的企业将有机会在竞争中胜出,从而重构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新的格局。
另外,目前葡萄酒产业集中度、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现有葡萄酒生产企业进一步加速扩张,葡萄酒产业特点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业外资本进入这个领域。加上国外葡萄酒产能过剩、关税降低,加速了国外洋葡萄酒涌入中国,葡萄酒产业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国产葡萄酒企业来说,2015年,调整仍将继续,行业竞争不断升级,唯有继续顺势而行,才能迎来更大幅度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