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酱酒文化,是福建莆田商人詹智雄给自己立下的“心语心愿”。2008年,在服装、餐饮、茶叶、超市等流通行业和终端市场打拼多年的詹智雄毅然投身酒业,相继在贵州茅台镇和江西景德镇收购酒厂和窑厂,建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江西省坤亮酒业有限公司。
年产量3500吨,年销售量2000吨。2014年,坤亮酒业实现了年产值2亿元,销售额过亿元的业绩。记者了解后发现,坤亮酒业的业绩得益于詹智雄开启的定制酒发展之路。
熟识詹智雄的业内人士都知道,他有着极其浓烈的酱酒情怀。为此,他选择了国内首位白酒发酵工程学博士后、茅台酒厂副总工程师、有“柔雅酱香型白酒之父”之称的郭坤亮先生为合伙人,担任公司技术总监,并以郭博士的名字为公司命名。
文艺为锋,定制酱酒
2012年后白酒市场低迷,坤亮酒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詹智雄开启了定制酒的发展之路。
“那个时候,我有个兄弟刚转业,邀请我去井冈山玩。在那里,我发现旅游者多是年龄偏大的党员,而当地并没有很具特色的纪念品。”詹智雄灵机一动,随即开始设计一款名叫“红色经典”的礼品酒,上面镶嵌着毛主席的头像和井冈山起义的历史场景。
试销的结果让詹智雄大吃一惊,首批的2000瓶酒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公司里的人都说我抓到市场了,但我想得却更多。现在的市场还有很多空白,这需要我们的产品具备稀缺性的特点。”詹智雄说。
2012年,詹智雄把个性化服务,针对企业和私人进行定制设计为坤亮酒业的前景。为了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他开始寻找适合酱酒流通和酱酒文化传播的各种元素。其第一个动作便是到景德镇购买了一家窑厂,从此,该窑厂只为酒厂服务,不再对外接受任何业务。“我们不仅要为消费者喝酱酒找到理由,更要为他们来买坤亮酱酒找到理由。”詹智雄说。
在消费趋于理性的时代,噱头和性价比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实现坤亮酒业的价值提升,詹智雄开始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邓建民合作,将其作品通过自家窑厂进行釉处理,从而使酒瓶具有了极强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郭博士的研发、邓建民的艺术、酒文化和瓷文化的代入,坤亮酒业的全产业链条愈加丰满,而这也让其代理商很快地将产品打入了企业和婚礼之中。事实上,坤亮酒业在对“红色经典”模式进行大面积复制时,就已经走上了酱酒特有的定制之路。
员工、代理商,都是我的合伙人
坤亮酒业将酒文化、陶瓷文化和书画文化融进了产品,直击白酒爱好者的审美、收藏习惯。2015年春季糖酒会上,即使没有在会场和主要酒店大厅设展,仅在小小的客房里,每日也有近200名经销商经朋友介绍前来了解。
虽然在几天的时间里吸引到了近千的经销商,但詹智雄却并不急于和任何一人签约,詹智雄告诉记者:“从早到晚,凡是员工觉得很好的客户,我都到现场和他们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每次谈话至少半个小时。”出发前,詹智雄就定下了众人不太理解的目标,他说,此次参展,能够找到一到两家合作伙伴就足够了。
在詹智雄的招商理念里,每一个经销商都是自己的合伙人,人品,是最为重要的,至于资金,达到30万元就可以了。事实上,已经和詹智雄签约的商家都经历了这样的阶段:第一年,互相认识;第二年,共求发展;第三年,都赚一点。
“詹总以前不是做酒的,但在他身边却聚集了一大批酒行业的精英。而且,很少有人跳槽。”詹智雄的助理郭永梅告诉记者,因为服气于“老板与员工,公司与代理商都是合伙人,共同挣钱”的理念,她曾拒绝过很多待遇更好的工作。
记者还了解到,詹智雄正在筹谋一项让员工和代理商都感兴趣的计划:以2000元为一股,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同时得到等值的酒。“其实现在无论是商业人士还是普通家庭,2000元钱酒的年消费并不算高。”詹智雄称,这些钱他会专款专用,以基金的形式进行保管和运作。对于“入股”的人而言,其真正的吸引力在于,利润的30%将用作分红(分三年),第一年可分得10%。
事实上,詹智雄的这个想法在其代理商中已经得到了响应。“经销商肯定会感兴趣,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去吸引自己的客户,捆绑他们,培育起更加牢靠的忠诚度;另一方面,这个计划除了针对公司唯一的流通单品‘酒韵’之外,也可以用作定制,这恰恰是我们公司的强项。”詹智雄说。
目前,坤亮酒业还在酝酿这项计划,倘若实现的话,或许会让我们看到定制酒的又一亮点。詹智雄告诉记者,这将有别于传统渠道,省去如进店费和广告费等成本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