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对很多省市的酒商都有过深入了解和报道,但是对浙江酒商的了解一直处于碎片化状态,我们知道朱跃明、隋俊华,并把他们放存榜样的位置,但是对其他浙江酒商的了解相对较少。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浙商在世界上颇具盛名,作为浙商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浙江酒商,也具备了浙商特有的敢闯、敢为、团结、勤奋的特征。此次,笔者走访了浙江多个城市,与各地不同类型的经销商进行了沟通交流,通过他们看到了在行业深度调整期,浙商表现出的独特的应对方式。
浙江酒商群像特征
浙江自古以米就是富庶之地,无论是地级城市还是县级市场,其城市建设和当地的消费水平都比较高,但白酒的消费氛围却一般。如众人所知,浙江省内几乎没有大的白酒厂家,夏天,当地人习惯喝啤酒、红酒,而冬天,则习惯喝黄酒。白酒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喝,但是相对其他省份来说较为寡淡。尽管如此,浙江的白酒经销商仍旧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尽管浙江没有大的白酒厂,但是在浙商的经营下,浙江的白酒市场也呈现出了丰富的特色。笔者与当地经销商交流时发现,浙江洒商存在几个共同的特征。
特制一:凝聚合力,抱团腾飞
【特征描述】行业调整期,经销商应该抱团取暖,共渡难关。这是很多经销商的共识,也有很多经销商去实践,但是合伙做生意,抱团发展,就会牵扯到利益的问题,而利益问题最揪心。因此,很多经销商的合伙生意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也许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中国的合伙生意不好做。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浙江人也深知这一点,但是他们认为生意要做大,仅靠自己的能力远远不够。很多经销商公司在建立之初,往往是靠各类的关系聚合,在能力范围内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生意。事业做大以后,尤其在如今白酒行业大调整时期,如果自己不够强大,不会整合,迟早会被淘汰。笔者发现,浙江很多酒类经销商都在抱团发展,凝聚合力,谋求腾飞之力。这种抱团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几个公司合并成一个公司或合伙成立公司、与上下游客户抱团等。
【表现】在不同的地区,都有抱团发展的经销商公司。历史上著名的湖商便是其着力践行者之一。在湖州,如果问哪个当地经销商公司规模最大,可能都说是浙润酒业,但是浙润酒业的负责人是谁,却不一定能说清楚,因为浙润酒业是由四五家经销商公司组合而成。通过整合几家经销商,浙润酒业开发运作的沱牌原浆一直是湖州最畅销的品牌。无独有偶,除了浙润酒业是合伙公司,我们在长兴市场也发现当地有多家经销商公司合并的现象,比如长兴的中糖酒业和华泰酒行。他们的合并也许是一起做生意,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完全是一体,有的仍旧独立经营一些品牌。
除了合伙开公司,很多经销商都有自己的兄弟公司。比如湖州的品记商贸和柒泉酒业,宁波奉化的明和酒业和向灵酒业就是兄弟公司。兄弟公司之间无论是在生意上还是生活上,关系都十分密切,竞争有之,合作亦有之,他们共同经营市场,共同发展腾飞。此外,在做生意时,浙江酒商还喜欢联合自己的渠道商。在6月28日举办的洋河老字号浙江招商会上,宁海华宁酒业公司配送中心的陈功义就带着自己的分销商组团选品,共同发展。
特征二:敢闯而不莽撞,收放自如。
【特征描述】浙商分布在世界各地,凡是他们在的地方都有随之兴起的产业,这些产业都是他们敢闯敢干打下的。浙江的酒商同样有着这样的气魄。在没有知名白酒厂、黄酒兴盛的背景下,浙商成功地把新疆伊力特、山东泰山特曲引入了当地酒市,使其长期占据着市场的大半江山。同时,于浙江洒商而言,凡是认准的都会去做,而且会进行到底,但也不会莽撞。
此外,浙江酒商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典范。在行业调整期,面对市场的重重“阻碍”,浙江酒商没有冒进,也没有盲目观望,而是迅速做出调整,收放自如。比如有些酒商选择收缩战略,缩小市场范围,精耕当地市场;一些连锁店也根据市场情况战略性的选择关店。总之采取的是务实策,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先保住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表现】说到敢闯敢干,离不开浙江的两个超商,即浙江商源集团和浙江新友控股有限公司。在徽酒横扫浙江白酒市场的时候,朱跃明选择与伊力特酒厂签下合同,成为新疆伊力特酒厂40度以下伊力特酒的全国总代理。在此基础上,朱跃明进一步将伊力特从包装到口感,再到品牌推广、营销策略实行精心打造,使之成为浙江市场第一畅销的白酒品牌。至今,伊力特仍旧是浙江白酒市场的强势品牌之一。
泰山特曲驰骋浙江大地,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传奇离不开浙江新友控股有限公司。为了推广泰山特曲,其先后在杭州、嘉兴、湖州、宁波、舟山、丽水投资了酒水营销贸易型公司。与此同时,2006年开始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投资收购了朱鹮黑米酒,试图将“泰山模式”复制到朱鹮黑米酒上,进行下一轮的打拼。
除去超商,还有一些经销商也表现出了敢闯而不莽撞的特征。比如杭州鼎源实业有限公司在高端白酒下滑之际,仍旧推出中高端产品,其董事长夏日东认为,消费者是分层的,不是白酒行业进入大众白酒时代,就人人都喝便宜的酒,中档白酒仍旧有其特定的群体,做生意不在跟风,而在于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客户。
地处县级市的嘉兴平湖酒立方酒水商行近两年代理了古井贡酒,在行业调整期迅速把古井贡酒做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品牌,使之成为当地逆势增长的品牌之一。其总经理毛忠伟告诉笔者,在当前行业形势下,经销商要做大,首先要有眼光和胆量,然后要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做市场。犹豫的观望,只会被淘汰。
特制三:敏锐,勤奋
【特征描述】敏锐、勤奋,用这两个词来形容浙江酒商再合适不过了。在行业高速发展期,存白酒市场容量不大的浙江仍旧涌现出了很多过亿的酒商,大部分县级市场都有亿元大商。在当下行业调整期,浙江酒商也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对当前酒市有自己清晰的认识,他们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每一个市场机会和调整。所以,浙汀酒商不好被“忽悠”。
【表现】去年,宁波市现代华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国就表示:“今年中秋行情肯定好不了。明年春节的行情估计起色也不大,可以说整个行业都面临调整。”事实证明其对市场的预判是准确的,准确的预判也有利于公司下一步调整。浙江酒商的敏锐、勤奋也表现存对市场的运作上,台州名友经贸有限公司黄友林通过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和内部的调整,短短几年内从两三千万的盘子做到了如今上亿的规模。
此外,笔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尽管在调整期很多酒商生意不理想,但是都比较乐观,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知道劳逸结合。
特制四:大视野,大格局
【特征描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大的经销商也做不大。大视野、大格局一直以来都是浙商的特点之一,纵观整个浙江白酒市场,大部分经销商都怀有一颗做大的心,即便是行业调整期也不能让他们放弃。在浙江市场上,除了见到一些厂家的主流产品,一二线厂家的开发品牌也有很多,各类饮料也轮番上阵。比如近两年在湖州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就有沱牌原浆和泸州原浆。笔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很多经销商对开发品牌并不排斥,只要是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他们都愿意去做。凡是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都不甘于简单的经销产品,而是会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平台,挖掘更大的市场。
【表现】笔者走访浙江市场时,发现浙江酒商有三类,第一类是开发品牌。比如整个温州地区的酒商大部分都走上了全国化运营的道路,温州益品酒业就是茅台液的全国总经销。湖州浙润酒业就是沱牌原浆的开发品牌和总经销,并把沱牌原浆做得风生水起。
在行业调整期,白酒销量不理想背景下,一些经销商把眼光放在了饮料上,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地去代理,而是打算自己运作,比如宁波慈溪伊牛贸易的方总就开发了一款猕猴桃汁,打算大范围招商运作。在大部分浙商眼中,他们的生意远远不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有更广阔的市场。当年商源和新友引进伊力特和泰山特曲也是布局伞省而非杭州一地。
求变中的浙江酒商
尽管处于长江流域的浙江经济发达,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影响。面对重重挑战和机会,浙江酒商也与其他地区的酒商一样,有消极,也有积极。有的认为现在什么酒也卖不掉,生意很差;也有些经销商却找到了逆势增长的机会点。整体来看,在行业调整期,求变、寻求发展新机遇的浙江酒商更多。从去年开始,浙江酒商就已经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去年9月,浙江150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酒类企业聚首,在杭州召开了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洒业商会)成立大会,选择抱团过“冬”。从经销商个体来说,他们也在寻找新的模式,比如探寻电商模式、整合资源、向上游发展、多元化拓展等等。
潜龙在渊,蓄势腾飞。即便在行业重大变革期,浙江酒商仍选择迎难而上,寻求新的变革,实现腾飞。在白酒行业,浙江酒商既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附:浙江主流酒商代表(部分)
上一篇:各地区酒企主办的会议活动
下一篇:从精品酒庄看葡萄酒的细分市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