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来看,2015年意大利葡萄酒着实是风光无限,重归世界第一大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出口额增长6%、超过欧洲历史记录的54亿欧元。然而,在中国的销售却停滞不前,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所占据的份额仅为6%。
意大利红酒在中国为何销量不抢眼?
定位保守
实际上,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基础:悠久而有影响力的饮食文化、遍布中国大陆的意大利餐厅、高中低端都有好产品的高性价比葡萄酒。无论是高端的蒙塔希诺布鲁奈罗葡萄酒、超级托斯卡纳和巴罗洛还是中低端的基安蒂,意大利葡萄酒与市场覆盖面最广的法国相比也丝毫不输。
然而,在2011年波尔多一级庄的市场泡沫破灭之后,意大利葡萄酒却并没有趁机攻占中国的市场缺口,反而被勃艮第和西班牙人抢占了先机。由于增长率滞后,实际上意大利酒与排在前面的法国、澳洲、西班牙和智利的差距正在拉大。
在葡萄酒大师李志延看来,意大利酒庄和推广人员太过保守,往往只停留在遍布各大城市的意大利餐厅、针对已经熟悉意大利酒的进口商经销商进行教育和推广,这才是意大利酒在中国没有变得更加流行的原因。这也导致意大利葡萄酒走不出意大利餐厅去面向更广阔的受众。虽然,意大利酒有其特有的魅力,人们一旦理解并爱上意大利酒往往会不能自拔,成为最忠实的粉丝。
虽然错过了最佳时机(2011年拉菲泡沫破灭),不过李志延认为意大利酒仍然有机会。在中国市场,葡萄酒营销需要像法国那样,从高端着手,将拉菲等顶级葡萄酒与lv、香奈儿等奢侈品捆绑,营造高端生活方式的形象。意大利同样拥有armani、prada、d&g等高端奢侈品,也有不输于波尔多一级庄的顶级葡萄酒,加上异于赤霞珠、美乐、黑比诺等流行品种的特别风味,意大利酒显然仍然大有可为——随着消费者群体的成熟,人们会希望探索他们熟悉的品种以外的葡萄酒,而意大利酒恰好能够满足这些“进阶”消费者的需求。
意大利想要在中国打开市场,凭借着2016年葡萄酒在中国酒类市场的影响与热度,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上一篇:世界知名的五个香槟、起泡酒产区
下一篇:“健康酒”能否助力白酒行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