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白酒行业遭遇寒冬,一方面受政策影响原有销售生态已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爆出塑化剂“丑闻”等,让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加谨慎,但在这时,老酒收藏却有着较高的热度,温暖了整个白酒行业的寒冷。
老酒收藏为何“热”
在白酒收藏领域,大部分人都是冲着这样的财富效应而来的。早在几年前,知名厂商在推出高端收藏白酒之时,就将产品背后物以稀为贵的收藏价值重点突出。虽没有上面所说那样的名贵酒品,但在相对优质的内容与精心制作的外包装等独特内容吸引下,以及高端白酒近来也有意放下身段走向民间,使得部分消费者收藏热情有所提升。
另外,则是有一批专业白酒收藏人士,这部分人群收藏需求更为高端,能进入这部分收藏家收藏名单的多是些极其珍贵和稀有的名品。见诸报端的一些白酒收藏家,其藏品多关注年代较为久远,特别是解放初期或民国时期的白酒;多集中在一些老字号品牌,如茅台等多是众多白酒收藏家们争相收藏的对象;多将白酒收藏与白酒文化等融合,在很多收藏家看来,白酒收藏品背后的白酒文化更具价值,一些“亲历”重要白酒文化事件的收藏品,其身价绝对是不可限量。
商家投其所好
在收藏白酒时,对白酒的要求颇为严格。据悉,收藏白酒要注意度数,50度以上为高度酒,高度酒一般都是纯粮食酿造,更适合收藏。除度数以外,白酒香型也与收藏有很大关联。收藏主要应以酱香和浓香为主,因为这两种香型覆盖大部分名酒。从年代上划分,一般来说,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老酒最具收藏价值,那时期正值计划经济,各酒厂并非以经济效益为主,甚至在生产上不考虑产量、不计成本,反而成就了好酒。另外,有专家建议,收藏成套或特殊概念酒更有价值,收藏白酒和集邮很相近,既讲究成套,又讲究特殊意义,特殊年份、特殊意义、特殊事件、专供、特供、出口等因素,都是收藏白酒需要注意的概念。
按照上述要求来看,符合标准的藏品价值连城,但值得收藏的精品实在是为数有限。面对存在的市场需求,知名白酒厂商推出收藏产品时都力求别出心裁。如茅台推出的茅台熊猫酒,其价值和品位在包装、酒品上都有着强烈体现。资料显示,熊猫酒取景德镇皇瓷的乾隆粉彩天球瓶酒樽,瓶口沿描金,金色深沉,绘有茅台标志性的飞天女神图案,也彰显其血统正宗;器型硕大周正、胎质厚重,瓶身一侧绘有两只国宝大熊猫,精工细绘配以浮雕的表现手法更是让画面栩栩如生;另一侧绘有故宫天坛正景,和球顶上的鎏金祥云图案遥相呼应,寓意吉祥如意。熊猫酒源自茅台50年典藏佳酿,有着标志性经典酱香型酒的酒香。
梳理公开资料发现,知名白酒企业在收藏类产品上,一直保持着浓厚兴趣,推出的产品也是对方寻求创新、创意。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五粮液则借势推出收藏级新品——戎威大阅兵纪念酒。此前公司曾推出不少大事件纪念酒,为自己产品增加文化价值。这种借助重大事件推出相关收藏产品的做法已成为白酒市场一大看点。消费者也认为与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产品,在日后收藏岁月中,能不时回味产品背后的历史价值。
收藏能否撑起整个白酒行业
在白酒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有收藏型产品一点暖意,让白酒行业看到转型发展的可能。事实上,早在白酒行业经历黄金时代显露出后继乏力之时,行业内企业就在寻求持续发展的新支撑力量。其时,白酒产品平民化和高端产品转型收藏,是行业突围的两个重要方向。但时至今日,白酒走向亲民消费的努力已有部分成效,高端产品转型收藏也让部分产品火了一把。
但收藏是否能在维护白酒高端品位的同时扭转行业不利形势?在目前看来,在收藏端需求刺激下,需要做的工作、等待的时机还很多。当前现实情况是,随着高端白酒业进入寒冬,收藏酒这一被寄予升值厚望的品类也受到牵连。在市场整体不景气中,高端收藏型白酒也不得不面临打折出售等命运。
另外,在收藏需求端,消费者对收藏类白酒的“心理期望”正在多元化和高标准。在采访中发现,此前一些高端白酒的收藏价值营销,被认为是仍显粗线条,需进一步挖掘。“除一些特别珍贵的产品外,发展到今天,市场上其实并不缺少可用于收藏的白酒产品,甚至可以说已出现供大于求情况,再加上一些产品同质化严重、进入价格竞争恶性循环等问题,很多白酒名品、名牌离收藏的距离越来越远。”白酒收藏人士认为。他建议,在白酒希望拓展收藏市场过程中,不妨多借助产品差异化、营销新型化等方法。“产品定位可以继续细化,既然定位高端,那么几十几百瓶的个性化产品也可涉及;产品诉求需更巧妙传达,既然要拓宽市场,那么覆盖面更广、传播更快的创新营销方式也应大胆尝试”。
这样看老酒收藏似乎成了白酒行业的“救命稻草”,但事实上,在如今白酒行业整体颓势的情况下,老酒收藏想要力挽狂澜,撑起整个白酒行业的大局还是十分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