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酒史文化

什么样子的白酒文化才是纯正的中国酒文化

2015/10/30 17:17:24 浏览:1562人  收藏

什么样子的白酒文化才是纯正的中国酒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三大酒文化古国之一,里金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今天,中国酒仍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最大的产销量而驰名世界,中国酒文化更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容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来感受纯正酒文化带来的魅力。

  酒文化不仅通过物的部分———酒来表现,更多的是通过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品格和行为方法,以及由此所积聚起来的风俗、礼仪、意识等的复合体表现出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文化的内容也愈来愈丰富。

  首先,中国酒文化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物质需求或精神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只有当生存需要得到保证以后才会去追求酒类消费。所以酒类消费所蕴含的是一种高级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是一种文化价值为基础的“感性商品”。

  其次,中国酒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和表现的多层面性。酒文化表现在酿酒技术和工艺的探索改进上,几千年的经验积累,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科技门类,也是酿酒工艺的历史文化积淀;在饮酒器具上,五花八门的酒器反映了人们在陶瓷工艺、烧制技术及美术鉴赏等方面的历史进程,让人们从另一侧面去阐释和感怀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民间饮酒,敬神祭祀礼制,长幼尊卑有法度等酒礼酒俗,莫不是酒文化的最直接表现;中国文学史上历代墨客骚人的酒文、酒赋、酒诗、酒词、酒歌、酒曲等,给后世留下了令人击节赞叹的文学精品。故有“酒是中国文学的酵母”之说。

  再次,中国酒文化的含蓄性和约束性。由于中国酒文化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以“酒礼”、“酒德”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型酒文化思想,把酒当作是礼仪的象征,饮酒活动是人们学礼、施礼,进而达到人、天合一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孔子曾提出酒德是“唯酒无量,不及乱”,即饮酒的多少各人不同,没有具体数量的限制,但饮酒之后要保持神志清醒,不放荡形骸,否则便是无酒德了。

  还有,中国酒文化的怀旧性。酒的生产或消费,都被传统酒文化刻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至今仍绝对地影响着人们的酒类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如人们普遍认为“酒是陈的香”,习惯喝浓香型酒的就不喜欢酱香型酒等,这是大多数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的固有惯性。这种明显的惯性,是酒文化怀旧的表现。

  1、酒文化的概念。“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来的。关于酒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994年。萧家成提出:“酒文化就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2、中国酿酒历史。关于酒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有杜康发明造酒(距今约4100年)、仪銶发明造酒(比杜康早1000年)之说。

  3、酒于传统文化。中国酒文化是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互动的产物,二者在同一个时代—炎黄时代、同一个基础—原始农业经基础之上产生,在西周是逐步发展成熟,数千年来,一直结伴发展,互相促进,从未停息;中国酒传统文化的联系,实质上是一种重农业文化的反映‘中国酒之所以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而不衰,中国酒文化之所以在世界酒文化中独领风骚,根本原因酒在于中国酒从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营养。

  4、各民族酒风酒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酒和各具特色的酒风俗,中华民族酒文化就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各兄弟民族在内的酒文化的集合体,因此更加显得博大宏富,异彩纷呈。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饮酒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共同现象,它具有很广泛的社会性和人民性,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持久的生命力,今天我们研究各民族的酒风酒俗,应该抱着相互学习、取长补断、移风接俗的态度,以达到促进民族团结和文明进步的目的。

  5、酒的美学特征。学者们认为马厩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有着鲜明的美感特征,有的学者用品酒、饮酒时获得的美感愉悦说明了这一典。酒的美学内涵可分为结构美、个性美、风味美、意境美。香乃酒之形,味乃酒之混魂,触乃酒之体,三者共同构成酒的结构美特征。许多学者提出,注意挖掘酒的美感特征,从人类低级的生存需要向更高级审美需求发展,有利于提高酿酒、饮酒的文化品位,促进酒业的健康发展。

  真正纯正的酒文化就是以上这样的,如今中国酒文化研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更需要我们对纯正的中国酒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上一篇:白酒文化和红酒文化到底差在哪?
下一篇:中国酒文化之谈谈酒文化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