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酒史文化

中国酒文化和古代政治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2015/6/4 18:00:37 浏览:2956人  收藏

中国酒文化和古代政治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在古代社会,一切都以权利为重,受到政治影响,古代的人们酿酒、饮酒的行为往往不仅仅是因为饮食,更多的是与政治伦理有关,它融入到古代政治权利中,使历代帝王的权力斗争更加锋利,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中国酒文化和古代政治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酒与成礼:成礼是中华酒文化的固有传统,它规范人们的饮酒范围和饮酒模式。而酒与礼的结合是从早期社会的祭祀开始的。“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是历代统治者供认不讳的。统治者祭祀活动离不开酒,就是下层百姓的祭祀活动也少不了酒。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民间的祭祀活动已经少多了,但即使如此,只要有祭祀,就仍然见到酒,可见酒与祭祀已经分不开了;古代饮宴礼仪莫过于酒;而君臣之礼,只要一句“一国之政观于酒”,就写出了君与臣的酒礼关系。

  酒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有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十大著名的酒局,其中有六局就与政治相关,东晋新亭会、北宋杯酒释兵权、乾隆千叟宴、三国江东群英会、青梅煮酒论英雄,还有汉初鸿门宴,在这些酒局中酒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酒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越来越丰富,形态越来越多样化,酒政的具体实施形式在各朝各代也有所不同,但是,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今时代,酒对我们的生活以及政治的影响都一样的重大。

  酒可维权。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可以说众所周知。宋朝初建,为国家长治久安,赵匡胤设专宴招待各重兵在握的藩镇将领,席间对众将谓:“尔等何不交出兵权,多置田产姬妾,歌酒欢度,君臣之间由上下相安,岂不快哉!”竟不废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收了地方的兵权,平息了社会动乱的根源,维护了封建皇权。在秦国,吕不韦借酒施计,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皇帝,这也是一种夺权的表现。

  劝酒文化与政治:

  与酒文化一样久远的是劝酒文化:中国古代的餐饮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社交功能,所以延宕的时间较长。唐代的宴会一般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算来不下七八个小时。清朝时期,很多公家买单的宴会甚至持续三五天,这些既是社交活动,也是政治活动。贯穿要饮活动的,除了丝竹歌舞外,就是酒,中国早期的劝酒风气源自各种持续时间很长,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话题必然枯竭,干喝也无趣,于是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

  严格地说,劝酒的历史源于敬酒,而敬酒是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俗: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级敬上级,晚辈敬长辈等。敬酒首先是下属敬上属的互动,相列没有强制性。但是,上属下属的互动,可称作回敬,也可以是主动敬,就有了极大的强制性,最早的劝酒多来自上属下属的敬酒:尤其是从家过度到国,这种伦理慢慢变成了政治强制力,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政治语境下的强制性劝酒案例,有些非常有趣,但是有些却非常的残酷,让人毛骨悚然。

  酒为政治而生,自古为官方把控。即便是当代中国,酒与酿酒产业现在仍然是被政治所把控,当代酒文化仍然有政治的烙印,在我国改革开放前,酒还是奢侈品,还得要靠粮票领取,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才渐渐的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在改革开放之后,酒业仍然与政治有着难解的关系,当代酒文化更是从官场到商场,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一路蔓延下来。


上一篇:你听说过这些国家奇葩的酒(餐)桌文化吗?
下一篇:细数国内外经典的葡萄酒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