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藏酒认知

白酒不能承受之殇——年份酒

2015/3/28 17:40:31 浏览:1638人  收藏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抽样调查,销售额前100名的白酒企业中,有近60%推出了年份酒,年销售额不低于50亿元。本着酒越老越好的传统错误认识,人民群众把巨资花费到看不见的白酒年份上。

  先不谈白酒是不是越老越好,中国究竟有没有那么多老酒流传于世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还处在计划经济,实行统购统销,每年用于酿酒的粮食是有指标的(优先保障吃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陈年酒存放,量也不会太大。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绝大多数酒厂在市场转轨大潮中都出现过停产或半停产,职工在下岗边缘徘徊,只有茅台、五粮液等极少数企业一直在稳定生产。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今天忽然冒出了每年价值50亿的年份酒,实在可疑。

  更关键的是,国内的技术检验部门,没有一家掌握了白酒测龄的技术。所以白酒企业在年份问题上自说自话有恃无恐。这些生产商大都购买极少量的年份稍长的原酒,用来做引子,勾兑存放仅一两年的新酒,而商标上却是时间最长的原酒年份。胆子更大的,甚至想标哪年就是哪年,反正没人管。

白酒年份绝非越老越好

  中国,年份酒完全是越老越贵。我们平时喝的白酒通常是由不同年份的酒勾兑而成的,既要有新酒的爽冽,又要有陈酒的醇厚,单一的老酒往往香醇有余、口感不足。现在这些所谓的年份同样是勾兑的,而它们却把自己抱住的年代久远,以期卖个好价钱。

  所以说,年份酒很大程度上是个伪概念。


上一篇:好橡木桶出好葡萄酒
下一篇:酒瓶收藏也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