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学术论文

遇“霸道”厂家 酒商如何自强

2015/2/16 10:29:38 浏览:1767人  收藏

遇“霸道”厂家 酒商如何自强

  “霸道”厂家“霸道”看

  一般来说,厂家都希望酒商只经销自己的产品,这样一来酒商不仅有能力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好自己的产品,管控起来也更加简单。然而,酒商不能永远依附于厂家,他们自己也要发展。在二者的矛盾下产生了“霸道”的厂家。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客观地说,能得到厂家大力支持的酒商,都有一定的实力和潜力。徐经理之前的发展得益于厂家,也说明其公司很有潜力。只不过这些潜力被厂家看中了,却被他自己忽视了。现在徐经理要做的就是重新评估自己的实力再做调整。针对厂家“霸道”的做法,我有两种看法。

  其一,虽然徐经理的业绩有所下滑,但是厂家仍旧抓住不放,这说明其公司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和实力,厂家也还是比较认可徐经理的,只是合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及时沟通。其二,厂家的“霸道”干预,也许是一种习惯。过去厂家给徐经理提供保姆式服务,促进了他公司的发展,而现在徐经理公司要调整,他们自然也想干预。更何况,徐经理可以说是厂家一手培养出来的酒商,要他们放弃,自然也不愿意。

  对于厂家这种行为,我认为要辩证地看。首先,有厂家的帮助和服务,于酒商而言还是有好处的,这样不仅有利于产品和品牌的发展,也能帮酒商管控好市场,保证产品利润,而市场的规范也有利于酒商自身的发展。当然,厂家的过度参与,也变相地“砍断”了酒商的“手脚”,让其完全没有自主能力。这样的酒商既易控制又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商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一是选产品受限,二是区域发展受限。从徐经理的情况来看,厂家的确“霸道”了些,如果厂家无限制的干预,那么徐经理也不能太中庸,一切要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

  我也遇到过徐经理这样的问题。虽然现在大家都在说酒商的地位提高了,厂商之间的关系也会进一步改善。实际上,厂强商弱的局面一时不会改变,厂商之间矛盾的解决主要还是依靠厂家。厂家如果讲信用、有原则,那么,酒商的日子将好过很多,同时,市场也能持续的做下去。根据徐经理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厂家既然“霸道”,酒商也不能太软弱。首先。应该跟厂家及时沟通,破除其“霸道”的思想。其次,酒商仍旧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厂家面前硬气起来。

  从徐经理的情况来看,与其合作的厂家实力应该比较强。其实和强势厂家合作,并不一定是对抗或者完全配合。面对这个问题,徐经理应该先做好自我评估,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市场是不是靠自己做起来的?是不是换其他酒商也可以?第二,厂家对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支持,核心渠道和团队在谁手里?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做进一步的决定。如果市场是靠自己的努力和经营做起来的,那么,这时候无论厂家如何“霸道”,也阻止不了公司的调整。而如果市场是厂家做起来的,那么不可轻易与厂家“作对”。实际上,厂家的“霸道”于酒商而言,有利也有弊,最后还是要考虑这种“霸道”后的利弊和调整后的结果。

如何与“霸道”厂家相处?

  调整期以来,无论是超商还是大商都表示要跟随厂家的脚步走。厂家发展好了,酒商才能发展得更好。话虽如此,但厂家的支持和合作有时候并不完全有利于酒商的发展,如今调整期,到底该如何与厂家合作?

  和厂家合作,尤其是全国性大厂家,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酒商本身要有一定实力和资源,不能被厂家捆绑,断了自己的“手脚”。酒商所需的实力包括渠道、团队、客户资源等方面。第二,选择和厂家利益共享的模式,不能一味依赖厂家,也不能完全靠自己。完全依赖厂家,一旦厂家“变脸”,自己公司首当其冲;完全依靠自己,做起来很累,厂家如果变脸,损失也十分惨重。第三,选择厂家,最重要的是发展理念要一致,这是厂商持续合作的思想基础。

  酒商在选择厂家时,可以适当搭配,不要被一个厂家左右。比如有了全国性厂家的产品,也可以与当地强势品牌合作,开发一个可以自己操控的产品,这样渠道、产品和团队都能掌控,做起来也更加顺手。

  酒商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厂家合作,首先要从公司自身发展阶段来看。一般来说,酒商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这个时期,酒商经营比较难,但也比较轻松。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有实力厂家的扶植,发展速度将会很快。而发展到第二个阶段,酒商公司步入正轨,这时候很多酒商老板开始不满足于现状,想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厂家再“限制”,可能会让酒商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逃离”的想法。这个阶段,贸然与厂家解除原本的合作是不明智的,因为这时更需要有实力厂家的支持。第三个阶段,酒商公司发展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公司之后,“翅膀硬了”,有了选择厂家的“资本”,同时也要更加注重与厂家的深度合作。

  因此,徐经理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与厂家深度合作。徐经理可以采取“1+N”的模式与厂家双向合作。“1”是指原本合作的主导产品,可以和厂家继续合作;“N”是指与厂家合作的其他利润型、自己可控的产品,比如与厂家合作包销一个在本地销售的产品,区域、市场策略等都由自己操作和管控,这样也有利于公司的发展。第二,可以采取迂回策略,重新注册一个公司,培养一批人马合作一个新的品牌。

  与厂家合作,不能一味地迎合,也不能不配合,而是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来做。酒商在当地都有自己的势力和人脉,要充分利用起来。酒商的发展离不开与厂家的良性合作。一般来说,超商都与上游厂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当然,酒商要打好自身的根基,才能得到好的厂家的青睐。

2015年,酒商如何自强?

  2015年,行业继续变革,厂商关系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无论厂商关系如何变,酒商要构建良性的上游生态环境,就必须先自强。面对已经到来却未知的

2015年,酒商该从哪几个方面调整呢?

  毫无疑问,2015年,酒商必须“雄起”,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与厂家有关。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厂家对酒商的重视程度就在逐渐提高,他们支持酒商个性化发展。由于酒商对本地市场比较了解,所以如果酒商有自己做市场的方法和思路,厂家愿意放手。2015年,我认为厂家会更加支持经销销商的“自由”发展,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因为无论是地产品牌还是全国性品牌,未来市场地位如何,与酒商关系很大,尤其是要进行全国性品牌操作的厂家,必须给酒商充分放权,增强市场操控力,才能让产品更好的发展,才能有精力和区域品牌竞争。

  当然,酒商规模的日益扩大,可能也会让厂家感到是一种威胁,这主要还是要看厂商之间是否有利益相连,双方是否能妥协。只要双方的利益还在,厂家的支持还在,厂商的合作也会持久。

  另一个方面,我认为调整期,酒商最重要的就是苦练内功。没有管理就没有团队,没有团队就不可能有好的市场。哪怕厂家能力再强,酒商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团队和管理就好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内功包括管理、蚕队和渠道。

  通过跟厂家多年的相处,我认为酒商与厂家合作最重要的资本就是核心渠道。这里的渠道不仅是指平时常合作的渠道,还有最能掌控的渠道。2015年,我们将下沉渠道,真正细化渠道,精耕细作,比如中小型连锁店和烟酒店等,这些渠道虽然分散,但是比较稳定,掌控之后流失也慢。此外,下沉渠道也包括下沉区域。2015年,我们至少要下沉到乡镇。

  我认为2015年的行业形势相比2014年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有可能更难。因此,基本的调整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应该延续之前的步伐,继续强化之前的调整动作。此外,对于2015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酒商要放下包袱,扩大有效资产,轻装上阵。具体来说,就是要减少库存、管理好资金流、细化做好渠道、处理与厂家的费用问题,从“轻”上路。


上一篇:一个品牌的乡镇“圈地运动”
下一篇:啤酒保鲜的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