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如何形容父亲与酒的关系,似乎那是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关于酒,我不懂。但父亲喝酒的方式却为我的人生上了一堂重要的公开课。
活于世,分清事
父亲与舅舅和姨父在一起喝酒是最让人头疼的事。酒桌上的他,似乎是孔乙己缺少银两,很久没有喝过老酒的模样。酒便一杯接着一杯下肚,酒进到肚子里,也就把肚子里的话都“挤了”出来。桌子上一群“酒鬼”你争我抢,滔滔不绝。那架势比美国竞选总统都要激烈。其实内容也没别的,只不过就是些家长里短罢了!
我曾不止一次的埋怨父亲喝酒,不止一次的对他进行“爱的教育”。可是他好像孩子一样,左耳进右耳出,根本就没一丁点效果。因为他喝酒我跟他哭过闹过,他却总是言简意赅地说:“大人的事,小孩子懂什么?”今年过年我又跟父亲有了争执,原因依旧是为了喝酒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家已经是老调重谈再重谈了。今年他没有说什么小孩子不懂事什么的。只是语重深长的告诉我:“我喝那么多酒是因为陪你妈的娘家人,如果说他们要喝而我拒绝了,那么便显得我不近人情,而且也使你妈失了颜面。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讲究的就是一个脸面。”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或许这是我还未步入社会所缺乏的经验,我不懂什么人情世故。父亲喝酒是对我面对社会的一种启蒙,打破了我对人际关系的懵懂。
酒入喉,情谊厚
父亲跟爷爷在一起也会喝酒,一般都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父亲有时候还会攀爷爷喝酒,我觉得父亲真是个“酒疯子”,一喝酒,连自己亲爹都不认了!但如果舅爷他们攀爷爷喝酒,父亲都会替爷爷挡酒。我一直觉得挡酒这回事,失了酒桌上的公平,你推我不就的多麻烦,怪不得一场酒要喝两三个小时!
我打从心底里不理解父亲的这种做法,既然自己都会对爷爷攀酒,干吗别人对爷爷攀酒时,自己却要多管闲事的替爷爷挡酒。有一天父亲道出了真相。原来逢年过节攀爷爷喝酒一是为了气氛,而且怕奶奶怪爷爷喝酒喝多了。他自己为爷爷倒酒,既不会将爷爷灌醉,也满足了爷爷喝酒的小嗜好。如果是别人攀爷爷喝酒,爷爷便不好意思拒绝,喝多了便醉了,那样便伤了身体。我这才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原来不善言辞的父亲将这深深的孝义寄寓在了喝酒的小事中。
或许世间的千万种爱不是非要轰轰烈烈,天地皆知。原来不是每一份爱都要向全世界宣布。只是我们缺失了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像厚重的父爱,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常在。
实于外,真于己
父亲从来不会一个人喝酒,这点我感到好奇。毕竟在我眼中父亲是个“嗜”酒为命的人。但一个人时,哪怕是再丰盛的菜肴,他都不会沾一滴酒。如他所言:“哪怕是满汉全席,如果是我一个人我都不会喝一口酒!”我问父亲:“干吗跟别人在一起时要拼命的喝酒,一个人时却一滴酒都不喝呢?”父亲的答案让我觉得意外“因为做人要实在,别人既然请你喝酒,或者陪你喝酒,那么你就要实实在在,能喝多少就要尽力陪人家喝,一个人在家没必要喝酒就不喝,酒又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个见了酒,就露出“色眯眯”的表情的父亲,竟然说出酒并不重要这样一番话来,着实让人意外。可是换个角度想,父亲的话却藏着深深的哲理。
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也曾说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都应证了在与他人交往时,要秉着一颗真诚的心,也就是父亲所说的实在。面对自己,我们要看到最真实的自己,不能给自己假象,蒙蔽了自己,世界上最大的谎言莫过于自己欺骗自己。也就是父亲所说的对于自己要真实。
父亲喝酒的确是一种恶习,一家人都曾极力奉劝,全力阻挠。
父亲喝酒却也是一种教育,教会我为人处世,分清现实,面对社会……
父亲与酒,是朋友,他承载着父亲的一汪情思;父亲与酒,是知己,他在父亲肚里,知晓着父亲的苦与泪;父亲与酒,是仇人,他为父亲增添了误解,酝酿了愁丝。
我爱父亲,亦恨酒。
我爱父亲,亦爱酒。
上一篇:老酒收藏红满天,亦真亦假难变现
下一篇:中国酒科技遭遇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