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酒史文化

轶事传闻任品潭——杂篇(二)

2014/11/18 11:41:51 浏览:2280人  收藏

  黄觉旅舍见道士共饮,举杯之际,道士以箸蘸酒于案上,写吕字,觉悟其为洞宾也,遂肃然起敬。道士又袖中出大钱七,小钱三,曰:“数不可益也。”又与药十许,岁且,以酒磨服之,可终岁无疾。如其言,至七十余,药亦尽。作诗云:“床头历日无多了,屈指明年七十三。”于是岁卒。

  (《括异志》)

  用三白酒,或雪酒色味佳者,不满瓶,上虚二三寸,编竹为十字,或井字.障瓶口.不令有余不足。新摘茉莉数十朵,线系其蒂,悬竹下令齐,离酒一指许,贴用纸,封固,旬日香透矣。

  (《快雪堂漫录》)

  弹琴之人,风致清楚,但宜啜茗,间或用酒发兴,不过微有醺意而已。若堆醴酩,罗荤腥,荡情狂饮,致成醉者之状以事琴,此大丑,最宜戒也。

  (《考槃余事》)

  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圣人胸腹小大,与人均等。若饮干钟,宜食百牛;能饮百觚,则能食十羊。使文王身如防风,孔子身如长狄。文王孔子,率礼之人,垂誉后世,岂千钟百觚耶!纣车行酒,骑行炙,二十日为一夜。按纣以酒为池,因谓车行酒。以肉为林,因谓骑行炙耳,或是覆酒滂沱于地,因以为池;酿酒积糟,因以为丘;悬肉似林,因言肉林也。

(《论衡》)

  楚王成章华台,酌诸侯酒。鲁君先至,悦之,故醉,与之大曲之弓,不琢之壁,已而悔之。鲁君怯,乃归之。

  (《鲁连子》)

  乖岸公张泳家在濮州。少时尚气节,喜饮酒。每游京师,寄封丘之逆旅。有一道人,与之邻房,初不相识,而意相喜也。日会饮酒家,及将去,复大饮至醉。张公曰:“与子倾盖于此,不知何人,异日何以相识?”客曰:“吾隐者何用姓名?”固问之,曰:“我神和子也,异日见子成都矣。”至淳化中,成都乱,张公为成都守,始异其言。西行,常以物色访之。然一时入蜀,终无所见。

(《龙川别志》)

  苏杭道中有地名五木,出佳酒,故人以五木名之。然白乐天为杭州太守日,有诗序云:“钱湖州以若下酒,李苏州以五酸酒,相次寄到,诗云:‘劳将若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铛脚三州何处会,瓮头一盏几时同。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莫怪殷勤最相忆,曾陪西省与南官’。”仆尝以此问于仆之七舅氏,云:“酸字与羖同意,乃今之羊羔儿酒也。详其诗意,当以五羔为之,以是酒名故从酉云。乐天诗云:‘竹叶盈樽绿’,谓若下酒取竹有绿之意也。‘桃花上面红’,谓五酸酒取桃花五叶也。后人不知,转其名为五木,盖失之矣。”仆检韵中酸字,乃窦同音,注云重酿酒也。恐酘难转而为木。

  (《懒真了》)

  韩稚圭善饮,后以疾,饮量殊减。吴资殿云:“道书云‘人多用于所长’,有旨哉。”

  (《邻几杂志》)

  东坡海棠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子,时卯酒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韵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冷斋夜话》)

  吴梅邨祭酒,既仕本朝。有张南垣者,以善叠假山,游于公卿间。人颇礼遇之。一日娄东太原王氏设宴招祭酒,张亦在坐。因演剧,祭酒点烂柯山。盖此一出中有张石匠,欲以相戏耳。梨园人以张故,每唱至张石匠,辄讳张为李。祭酒笑曰:此伶甚有窍。后演至张必果寄书,有云姓朱的有甚亏负你?南垣拍案大呼曰:此伶太无窍矣。祭酒为之逃席。

  (《履园丛话》)

  或问酒因毒药乌头之类以酿造,故能醉人。客驳之曰:“非也。乌头之类,何尝醉人乎?盖酒因米曲相反而成。稻花昼开,麦花夜开,子午相反之义,故酒能醉人。”予难之曰:“南方作醋,亦多米麦而造,缘何醋不醉乎?况又北方有葡萄酒、梨酒、枣酒、马奶酒;南方有蜜酒、树汁酒、椰浆酒,皆得醉人,岂来麦相反而然耶?”或人与客咸自愧,因谓之曰:“酒味辛甘,酝酿米麦之精华而成之者也。至精纯阳,故能走经络而入腠理。酒饮入口,未尝停胃,遍循百脉,是以醉后气息必粗,瘢痕必赤。能饮者多至斗石而不辞。使若停留胃中,胃之量岂能容受如许哉?醋不能醉人,因其味酸,属阴性,收敛止蓄,不惟不能醉人,亦不能多饮。其他诸物之酒,皆不由米麦,然悉系至精纯阳之性,不离乎辛甘之味,故可使人醉也。且葡萄、梨、枣、蜜,不酝酿成酒,则不能醉。马奶未成酒,亦不能醉。惟椰浆及树汁,独不须酝酿,是自然之性也。”

  (《蠡海集》)

  南中酝酒,即先用诸药,别浊漉粳米漉干,旋人和米捣熟,即绿粉矣。热水溲而团之,形如醅(酉主),以指中心刺作一窍,布放簟席上,以枸杞构叶罨之。其体候好弱,一如造曲法。即而以藤蔑贯之,悬于烟火之上。每酝一斗,用几个饼子,互有恒准矣。南中地暖,春冬七日熟,秋夏五日熟。既熟,贮以瓦瓮,用粪扫火烧之。

(《岭表录异记》)

  元结以不饮者为恶客,后人以痛饮者为恶客。

  (《眉公群碎录》)

  余好藏三代秦汉间遗器,遭钱塘兵乱尽亡之。后有遗余古铜鸠杖头,色如碧玉。因以天台藤杖为斡植之。每置左右。今年所亲章微州在平江,有鬻铜酒器,其首如牛,制作简质,其间涂金,隐隐犹可见。意古之兕觥,会余生朝章亟取为余寿。余欣然戏之曰:“正患吾鸠杖无侣,造物岂以是假之耶?”二物常以自随。往岁行山间,使童子操杖以从,殆以为观耳,未必真须此物也。迩来足力渐觉微,每陟降殆不可无。时坐石间,儿子甥侄辈环于侧,辄倚杖使以觥酌酒而进,即为引满,常以自笑其癖。顷有嘲好古者,谬云:以市古物不计直,破家无以食,遂为丐。犹持所有颜子陋巷瓢,号于人曰:郭有太公九府钱乞一金,吾得无似之耶。

  (《蒙斋笔记》)

  周弁翁酿白醪,字曰秋玉。

  (《佩楚轩客谈》)

  兰英之酒,酌以涤口。

  (《七发》)

  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应化则变,感气而成。弹征则苦发,扣宫则甘生。于是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可以和神,可以娱肠。

  (曹植《七启》)

  秋醪春酝,明酒九成。

  (陆机《七征》)

  冻缥元酎,醴白腐清。

(王粲《七释》

  白醴九成,元酝清淳。泛华浮蚁,苞苦含辛。

  (傅元《七谟》)

  秦元清醴.先和宜醇。香旗九酝,渊清十旬。

  (成公绥《七唱》)

  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薪接。元石尝其味,仪氏进其法。倾罍一朝,可以沉湎千日。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

  (张协《七命》)

  今人以椰子浆为椰子酒,而不知椰子花可以酿酒。唐殷尧封寄岭南张明府诗云:“椰花好为酒,谁伴醉如泥。”九月菊酒,以渊明采菊,白衣送酒得名,而不知《西京杂记》所载菊花酒。法以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秫米酿成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此皆目前之事,而未有言者,何也?

  (《齐东野语》)

  虞松方春,以谓握月担风,旦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曲江春宴录》)

  子思居贫.其发有馈之粟者,受一车焉。或献樽酒束修,子思弗为受也。或曰:“子取人粟,而辞吾酒脯,是辞少而取多也,于义则无名,于分则不全,而子行之,何也?”子思曰:“然假不幸而贫于财,乃至困乏,将恐绝先人之祀。夫以受粟,为周之也。酒脯,则所以饮宴也。方乏于贫,而乃饮宴,非义也。吾岂为分哉,度义而行也。”或担其酒脯以归。

  (《孔丛子公仪篇》)

  王安国作诗多使酒楼。尝语余曰:“杨文公诗,有‘江南一酒楼,堤柳指人头’。‘李白题诗遍酒楼’。钱昭度诗,亦有‘江上望酒楼,人散雨千丝,。子有几酒楼?”余答曰:“吾诗有二酒楼。”安国曰:“足矣。”盖余有题九江琵琶亭小诗云:“夜泊浔阳宿酒楼,琵琶亭畔荻花秋。云沉鸟没事已往,月白清风江自流。”又余昔年尝送客西陵,亦作小诗曰:“若耶溪畔醉秋风,猎猎船旗照水红。后夜钱塘酒楼上,梦魂应绕浙江东。”

  (《青箱杂记》)

  白氏履道里宅有池水,可泛舟。乐天每命宾客绕船,以百十油囊悬酒炙沉水中,随船而行,一物尽则左右又进之,藏盘筵于水底也。

(《穷幽记》)

  予观世俗会宾客,不以贵贱,未有不强人以酒者。劝人以酒,故非恶意。然当随人之量以劝,乃所以尽宾主之欢也。予尝闻危蜀公接伴契丹,劝酒随便。禹见善请其故,曰,劝酒当以量也,若不量,如徭役而不用户等高下。彼夷狄也,犹且知劝酒以量,矧吾侪生乎衣冠之国,动容周旋,务在巾礼.奚可以酒强人,而使失礼节,乱性情,甚至吁哇而后已。此殆不如夷狄之知礼,实可耻也,实可丑也。好礼之士,苟闻予言当正其过而说其德,庶几无愧古人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之礼也。

  (《积善录》)

  “请询陈司业,几月出南都。河上交冰未,江南下雪无。道途多跋涉,尘土著些须。下马须煎涤,呼儿送一壶。”此诗杨阁老士奇知陈司成敬宗自南京考满来京将至,先令其子迎于道,分赠黄封一壶,而侑此诗。一时传者为颔联有相臣体,更于友谊之隆,蔼然见于词表,可以为后人法,又以见前辈之风致云。

  (《客座新闻》)


上一篇:轶事传闻任品潭——杂篇(三)
下一篇:轶事传闻任品潭——杂篇(一)